连发三个球显然对年轻二传的心理造成了一定压力,第三球虽然没有出界,但是发的比较保守。
排球赛场上宁愿赌也不能保守发球。
大力跳发是牺牲精准度去换速度和强度,收益和风险并存。
如果舍弃了速度和强度,那么这种跳发球就会变得毫无价值,而过于软弱的二传也不会被任何国际上的教练看好。
哈萨克斯坦二传发过来的球被陈明昊稳稳接起,许鹤迅速调整站位站到落点。
场边,意大利教练还在对经理人炫耀自己的预判,“肯定是给副攻的,华国接应都没打到几个球诶,哎呀用不了强力接应体系可以不要用的嘛。”
咚!
话音还没落下,许鹤和傅应飞的配合就打了出来。
一个完美的平拉开!
这个平拉开甚至不是寻常那种能在赛场上那种柔和的平拉开。
这是一个球速接进快球的平拉开。
很少会有接应打快球。
无论是欧洲专门打强攻的接应,还是亚洲以技术全面为主的接应,这些接应都更偏好于更容易在空中调整的球而不是一个快球。
因为速度意味着调整空间少,调整时间短,蓄力的时间少。
调整空间少意味着扣球落点局限,调整时间短意味着容易失误容易被拦,蓄力时间少通常意味着强力接应最大的力量优势发挥不出来。
但是许鹤和傅应飞偏偏用了。
用就用了,关键是傅应飞的击球力量不减反增!
这代表上述接应打快攻会出现的劣势在这两个人的配合之下通通没有!
而这甚至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快球,这只是一个平拉开。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只要有了许鹤,所有基本功过关的接应都可以打快球进攻!
而且,这种平拉开一般是对着标志杆传球,一旦失误球就会直接撞到标志杆,撞到标志杆会被判定出界。
许鹤哪怕知道这点却还是传了。
这是怎么样的自信和冲劲!
意大利教练一时失语,他推了推经理人,“快快快,把我眼镜拿来!”
走眼了走眼了!
这个小二传根本不是什么绵软无力,技术普通,放错了位置的二传。
这是个宝啊!
这是个天生就该打二传的宝!
是谁鱼目混珠说他应该去打别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