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文武官员若以其女子之身、攻讦其教养,康熙大可将爱新觉罗家也就是他本人的压力正大光明地分出一半到法喀哪里。

什么,我家闺女不守妇德?她夫家都没意见你在这跳什么脚?

没错,正式授职。

虽然官秩品阶与舒窈本身的公主位可谓是天差地别,不过区区工坊主事——别的火器工坊主事之人大多在朝中另有职位,兼领工坊,康熙也懒得再造一个官位出来 。

到舒窈这里,既然要推她那个半正规的火器工坊入朝,以方便后续推广新式火器、返修维护便利,康熙少不得要给舒窈一个正经说法,光是以公主之身领事还是不够方便。

于是轻飘飘给出一个小官位,但也只是名头好听罢了,禄米、袍服一概没有,比起授职,倒更像是给了舒窈一个特殊些的封号。

但即便如此,也足够朝野内外炸锅了。

康熙同期宣布公主的婚讯,给舒窈拉了个婆家,其实就是为了分担自己这边的火力,并理直气壮、名正言顺地面对引经据典恨不得喷唾沫的文官们。

不得不说,虽然法喀平时看起来虽然威严正经,却没什么架子,十分和气亲民,但——大家都是随驾去过围场的,也是见识过南苑大阅的。

虽然他们自认读圣贤书,持身端正自有君子之风护身,但能一人打老虎、刀击巨石的猛人,他们口中不屑一顾,行为上还是要稍微远一远的——尤其这位还不是单纯的草莽猛人,人家勋贵出身名门之后,当了一辈子皇帝小舅子,大清朝堂顶级关系户。

再有曾随驾亲征过,或者战场一游过的,对这位战功彪炳的果毅公就更是恨不得敬而远之了——毕竟不是谁都能一刀劈掉敌首,溅了一脸血而面不改色。

勇莽之夫,他们这种文化人还是要稍微远离的,精神鄙视就好,当面还是别得罪本身有本事的关系户。

康熙拿捏准了那群“文人”的心理才这样安排,果不其然,喊法喀趁那群人正在时来御前晃悠了两圈,偏谈孩子的婚事,偶尔还问问法喀对舒窈的看法。

去年粤地配备了一批改良过的连珠火铳,法喀便已爱不释手,如今回了京,法喀看那新火炮时更是眼睛都要冒光了,还能有什么看法?

现在在他心里,天下的小姑娘,自家闺女第一、外甥女第二,舒窈肯定排第三!

想从他嘴里听到一句对舒窈的不满?

那某些人不如做梦比较快。

于是在法喀力挺舒窈,康熙似笑非笑摆明立场为法喀撑腰的情况下,乾清宫的喧闹很快过去,康熙的耳边又安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