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若回了京,也没急着给公主们复课,而是结结实实地休息、潇洒了半个月。

安儿的计划赶不上变化快,回京时便今春将过,还没开始培育秧苗,现在去热河也来不及了,他干脆就改变计划,继续蹲庄子上研究他的新式肥。

去年他在热河研究牛粪的时候,便已经隐隐有了一点思路,今年若是能够成功将新式肥做出来,那对明年去热河试种水稻也定是如虎添翼。

安儿这样慷慨激昂地对着康熙演讲了一番,康熙白他一眼,“能安安分分地留在京里一年也好。你与你媳妇成亲也有两年了,你那王府也该添丁了!不然今年大选,朕给你指几个好的绵延子嗣。多大人了,别叫你额娘跟着操心。”

安儿心道他额娘才不关心他们什么时候生孩子,当年满京城的人都觉着舅舅执意守着舅母过日子不纳妾是要绝后了,等着看额娘插手舅舅后院的热闹,可额娘却未如他们所愿,反而宽慰过舅母几回。

他与康熙父子间的相处方式颇为奇怪,或是他“叛道离经”,康熙心里也有几分想要补偿的意思,可又架不住他看起来实在是吊儿郎当的,又自幼淘气,康熙损他惯了,安儿在康熙跟前又总是嬉皮笑脸的,二人逐渐形成了当爹的说话没好气、当儿子的从来不把康熙的没好气当回事的相处模式。

康熙年轻时为安儿的不驯头疼,如今许是年岁上来了,朝中事务繁多,儿子们似乎各有心思,偶尔与这个不沾染朝堂事的儿子相处一会,还觉着怪轻松的。

所以这会安儿哭丧着脸表示自己不想再往王府里添人,还白吃白喝他的时,康熙眉头一抽,张口就要骂人,却没有多明显的怒意。

“滚!”康熙把手里的扇子一甩扔给安儿,“有事找你四舅舅!”

颜珠还管着内务府呢。

安儿笑嘻嘻地应着,行礼谢了恩,捧着扇子走了。

他走了半晌,康熙才忽然嗤笑一声,“混小子。”

梁九功端上茶来,品着他的神情,才笑道:“前儿还听说敦郡王为了这事和毓贵妃顶嘴,说这辈子都不要养人在府里,白浪费他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大米饭。”

康熙听了,也板不住脸,忍不住笑了,然后睨他一眼,道:“主子的闲话也是能议论的?不许宫里人胡说。”

梁九功应着“嗻”,康熙翻翻折子堆,抽出一本来展开详阅,一面随口吩咐:“永寿宫今儿个好像要做冰酪,使人瞧瞧去,若做好了,端一碗来。”

梁九功又应一声,不多时出去,带上自己看好的小徒弟往永寿宫去了。

时将入夏,京里天总是热得早,敏若确实在做冰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