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初与敏若讨论了兴建工厂之事,原本敏若的庄子后身也有一个小型的纺织工坊,这些年一直由迎冬打理,只招收附近女子为工,瑞初的想法最初的灵感也正来源于那间规模不大的小工坊。

小便是坊,瑞初属意的大规模织造场地,便从敏若这捞了个“厂”字。

瑞初琢磨着,工厂二字说来倒也甚有意思,细思也有一番道理,便认下了这个称呼。

她打算兴建工厂并非临时起意,这些年陆续往回捡人,她也有不少收获。新改良的纺织机如果运用到纺织布匹上,比之旧式纺车,纺织效率可以大大提高,这就是工厂起步的本钱。

纺织机在后期当然会广泛推广,瑞初没有藏金于怀之死的打算,事实上她最近几年一直在钻研“生产资料公有化”,有时候在乾清宫盯着康熙的龙椅与御笔御印眼珠子发绿,那绿光代表的可不是“觊觎”二字。

她心中的规划目标极大,仅仅是纺织布匹并不足够达成她的目标。“发展多元化项目,才能提供更多的招工岗位”。

这也是敏若的原话,瑞初觉得甚是有理,所以又盯上了蒙古的羊毛。

纺织毛线、制作毛毡,毛线还可以织衣做帽,从敏若那得到情报,瑞初思考了两日,觉得很有搞头。

而若是要兴建大场,敏若原本每年从草原收购的羊毛数目便是远远不够的。

瑞初自然想到了容慈。

她来到容慈营帐时,帐中正有两位蒙古服饰的熟悉面孔坐在容慈下手,面带急色地说话,瑞初辨认了一下,认出了他们正是出自科尔沁部两大王府,都是嫡支子弟,辈分不低,身上都有爵位,她在康熙跟前见过。

容慈神情淡淡,端坐在上,面无怒容却自有一番威严,那二人神色焦急,却压抑语音声调,明显不敢在容慈帐中放肆。

大额驸般迪提壶为众人添茶,对两个爵位远高过他的叔叔兄长也并无惧让之意,客客气气,那二人反而不敢怠慢。

见到瑞初进来,容慈脸上才透出几分笑意来,眼中也满满是笑,起身迎接她,道:“怎么这会子来了?是娘娘寻我有事?”

“是我找姐姐有事。”瑞初轻声道,一面微微颔首,示意起身向她行礼的两个蒙古袍服男子平身后,又对微微躬身行礼的般迪道:“大姐夫不必多礼。”

容慈笑着拉她坐下,看了眼另外二人,那二人知道今日是说不出个结果来了,失望却又不敢强留,垂首向容慈行了一礼后,灰溜溜地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