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来糊涂了,白日里忽然指着一中年嬷嬷喊“舒舒觉罗氏!”说了满口愤骂的胡话,最后却抱着那嬷嬷哭起来,哭嚎悲戚,发鬓花白的老福晋,却哭得好像个小孩子一般。
巴雅拉氏今年,年尚未满五十啊。
第九十三章
她嫁给遏必隆时,遏必隆已是位高权重、年将天命,而她方是二八年华,青春年少。
她是否是心甘情愿,外人不得而知,但她家世不显,遏必隆在连娶了两任皇室出身的妻子之后、在并未受皇帝忌惮的前提下低聘了家道与果毅公府相比可称贫寒的巴雅拉氏,傻子都知道其中必有几分见色起意。
嫁与遏必隆后,他们倒也过了几年浓情蜜意的日子——无论巴雅拉氏本心里到底愿不愿嫁给年岁足与她祖父相当的遏必隆,终究是遵从父母之命嫁了,既嫁了,便也认命,婚后尽心地做好遏必隆妻子这个角色。
她与舒舒觉罗氏在身份上存在着天然矛盾,二人不睦了一辈子,互相使绊子、私底下骂人、明里暗里相互嘲讽,可如今老来老来,她糊涂了,竟也只呼舒舒觉罗氏的名字。
或许是提都不想提遏必隆的名字,也不愿念及生父母——在钮祜禄府的那几年里,敏若看得出巴雅拉氏与她娘家并不亲近,偶尔娘家人上门,也从未热络亲近过,秀若甚至连母舅都不愿叫一声。
所以最后,在她曾度过的那段充满悲苦的岁月中,唯一能被她说出口来的人,竟然是舒舒觉罗氏。
敏若在那一瞬间,忽然明白了一件事——为何巴雅拉氏对遏必隆除了秀若与阿灵阿之外的所有子女都厌恶不喜,甚至哪怕是早已出嫁的长姐钟若、和光耀门楣贵为皇后的二姐灵若,她都是敬而远之的态度。
因为她恨遏必隆,也平等地恨着拥有他血脉的所有人,只有自己的孩子,让她无法厌恶。
敏若坐在那里,愣怔许久。
回过神时才发现自己的鼻子竟然微微有些酸,可她平日与巴雅拉氏分明并不亲近,甚至鲜少打交道。
或许是因为,她想到,巴雅拉氏年少时或许也曾有心悦之人,或许也曾盼望嫁一俊朗有才的少年郎,如寻常幸福女子一般,与夫婿相守度日、生儿育女、恩爱白头。
可她最终却不得不嫁给了年岁足够做她祖父的遏必隆。因为父母之命,因为权势压人,因为她从来没有为自己的终身做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