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子汤是备给康熙下火的,入了夏天气热白日长,敏若习惯晚上酉初刻吃一顿晚点,今日想了想,叫人预备的冷淘凉面。
她与安儿、瑞初吃过一顿,娘仨在庭间坐着用消食茶。
消食茶内有山楂、乌梅这等生津解腻的食材,也有甘草、陈皮等健脾养胃滋阴润肺之药,敏若自安儿出生后的许多年里一直都是用最简单的消食汤,就今年因瑞初也大些了,许多药品吃食不再是禁忌,花样才逐渐多了起来。
这间小小的庭院外还有重重庇护,外间的风雨暂时吹不到这里来。喀尔喀部并未归顺寻求大清的庇佑,至少在他部依附大清之前,大清与准噶尔两方是不会发生明面冲突的。
哪怕有远见之人已经预料到了以噶尔丹的野心,准噶尔部与大清之间必有一战,朝中还是有更多的臣子觉得准噶尔部必然不敢触怒天朝、不足为惧。
敏若垂眸,目光晦涩不明,瑞初小小的声音忽然在她耳边响起,“额娘,出事了吗?”
瑞初的话说得越来越溜,只是一般时候都懒得多说几个字,非必要言语能精简就精简。这会难得这样问,敏若就知道她是很正经地在问自己。
她执着团扇轻轻摇着,侧头问瑞初:“何以见得呢?”
“阿玛,没来。”瑞初认真地道。
今日本来是说好了,康熙带着法喀过来、他们一起用膳的日子。
瑞初的记性一向很好,何况那是康熙前天才说的话,她能记住并不令人惊讶。
但她能因为康熙没来而从中做推断,无论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都证明瑞初的逻辑思维发展得很快。
何况她这结论做得也不算错。
敏若不知道她是不是养了个小天才,这世上幼时聪明灵慧的孩子太多,她怕瑞初最终成了伤仲永,也怕瑞初因为被捧得太高而遭受更多的明枪暗箭,所以并未特别宣扬此事,只是一如对安儿一般,耐心细致地引导教育。
安儿如瑞初这么大的时候,她从没因为安儿是个孩子而含混糊弄过他的任何问题——哪怕有时她被安儿的问题弄得头都快炸了,却还是会极力给安儿解释、引导安儿。
对比安儿乖巧许多、属实令她省心不少、提出的都是正当问题而没有大鹅为什么一边吃一边拉屎、猪为什么不能帮他打架这种令人吐血的问题的瑞初(此处拉踩安儿),她当然更不可能糊弄过去。
她笑看了女儿一眼,温声道:“阿玛是碰到了一点问题,不过瑞初可以放心,并不是出什么大事了,你阿玛他们如今商量解决的方法呢。等他忙完了,自然就来陪瑞初了,瑞初不要着急,额娘陪瑞初一起等,好不好?”
“不用等了——”康熙从垂花门穿过来,身后的宫人除了赵昌和梁九功都留在外院。
他大步进内,直接抱起了瑞初。院子里置了风轮,凉棚下又有冰盆,近些便觉凉气袭来,伴着一股幽幽暗香,是风轮旁茉莉的清香。
——无论到哪里,把自己所处的地方变成宜居环境是敏若三辈子练就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