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儿好奇地仰着小脖子看去,正见白底冰裂纹的匾额上有墨黑碎金的三个大字——“养乐斋”,正是敏若自己取的院名。细看养乐斋下面还有一行小字,安儿也算是认字多年的人了,一边辨认着一边读了出来:“宸翰之宝,丁卯年园初成,赐贵妃钮祜禄氏。”
康熙得意地看向敏若,问:“怎样,可惊喜吗?”
敏若:“……妾自然是惊喜,皇上的字真是写得愈发得好了,兼有颜、柳、董三家风骨,不失二王神韵,大气磅礴不失俊秀风骨,真是一笔好字啊!妾就是再练十年,怕也没有这一手气韵。蒙您厚爱,赐下这块匾额,妾都不知该如何回报您了。”
个屁,晌午过来的时候她完全没注意到底下还有一行小字,那也不能怪她啊!主要是白底日头底下反光,她就匆匆瞥了一眼院名,骄傲了一下自己起名的水平,然后奔着进去看院子,也没看得太仔细。
这不能怪她……吧?
康熙被她这么一夸,简直是神清气爽得意极了,“哪里哪里。”他故意谦虚了一句,然后忍不住道:“你的字也没有你说得那么不堪,就是平日太懒怠了,拿出偷懒的时间多练练,勉强也能有朕之七八。”
说你胖你还喘上了!
敏若心中连续默念三遍“是老板”,摆出诚恳受教的神色来,康熙心里更是飘得恨不得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了,等进了正屋里坐下喝了口歇夏茶,他才想起一事来,道:“法喀他们初四便启行了,明日他过来,他媳妇也会过来向你请安、陪你说说话,你们三个一齐用顿晚膳。后日法喀再过来,咱们三个再一处吃。”
敏若点点头,又有些疑惑:“原不是订的初三启行吗?怎么又初四了。”
康熙道:“你不知道,也幸好法喀谨慎,昨儿个他去查了随行兵士的火器,发现有许多都不大当用了,现从别处调来好的,得两日的功夫,启行的日期便延了一日。他们带去的这些兵将、火器那都是要震慑罗刹国人的,也是他们安全的保障,半点不容有失。也多亏法喀去看了一眼,不然等到了那里再发现问题可晚了。”
朝堂之事,敏若一般不会顺着他继续往下说,康熙也就此住了口,又说道:“那边的延英楼你们都瞧过了?朕吩咐他们按着永寿宫那边的样子布置的,你们用着应该也习惯。”
敏若忙道:“多谢您用心,也多谢您为那边赐名了。延英,延英……”
属实是个好名字。
无论康熙是怎么想的,她私心里希望那个“英”字就是英才的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