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或许并不是想让敏若回应他什么,只是这条路太长,他需要一个能够听他说话的人。
敏若轻声细语地道:“太子尚且年幼,确实要仔细风寒,小娃娃染了风寒是最不爱好的。”
“他打小身子就不好,小时候常常生病,这几年倒是好些了,可朕也不敢冒险。”康熙思绪已经不知不觉地飞了出去,或许飞回了宫里,落到儿子身边,或许已经先他的身体一步飞到了巩华城中,去到了他的两位妻子身边。
敏若自入宫以来,看似处处潇洒,其实大事上规循矩步,没在宫里收买人心拉帮结派,也没有试图借着先皇后的情分接近太子,甚至这么长时间连对他邀宠也没有过。
康熙有时候看着她,就想,果心当年求他庇护她的胞妹时,是否也料到了今时今日?
纵使他心里十分不喜遏必隆,但却得承认,遏必隆这丛歹竹还是出了几颗好笋的。
法喀自不必说,目光眼界都远不是索额图能及的(绝对激进主战派康熙对三藩之战最初提出杀主张撤藩官员以慰三桂的主和派索额图表示唾弃);果心也不必说,这十几年来她的机敏聪慧没人比他更清楚,若是如今果心还在,他必无需在后宫平衡之上耗费心力;敏若虽行事不显,但先有牛痘之功,又有安于平常的心性,实在难得。
就是太懒了点。
康熙思及此处,看了敏若一眼,见她埋头整理着怀里的梅花,又忽然觉着这份怠懒也不算坏处。
至少重情义的人,比起野心勃勃喜好算计利益不择手段的人更能令他放心。
但愿这一份平和心性能够持续的年头久些,他也必不会违背当日的诺言。
这宫里,聪明的人不难得,聪明又安静的人难得。
巩华行宫外,康熙指着三棵树,对敏若说:“那两棵桃树是康熙十三年,朕送仁孝过来后种下的,仁孝生前最爱桃花,当时朕觉着一棵桃树形单影只的难看,就种了两棵。大前年来送果心,思来想去,只给她种了一棵梅树,两棵不吉利。何况如今,她们两个想必也做上伴了吧。”
敏若从中品出了满满的“克妻男人”的心酸,注视那三棵树,半晌道:“姐姐生前很惦念仁孝皇后。”
康熙道:“她们两个从前就好,宫里最难过的日子是我们三个一起熬过来的,当时前朝后宫都不稳当……进去吧。明年朕的陵寝建成,她们两个就要先住进去了,朕也只能带你来看你姐姐最后一次了。”
敏若低着头跟他进去,两位的皇后的灵柩暂时安置于此,有人精心照管,康熙前些年常过来,进去时候轻车熟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