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对那个小姑娘来说,这算幸、还是不幸。
阿娜日其实不太懂这些弯弯绕绕,但她对人的情绪感官一向敏锐,从太皇太后的未尽之语里很敏锐地察觉出对那小姑娘的惋惜,私底下问敏若,敏若无奈道:“赫舍里家野心勃勃,不甘只在宫中有一个太子,还希望能出一个如佟家的皇贵妃那般的宠妃。皇上对赫舍里家的野心或许不喜,但日后太子还用得上赫舍里家,索额图也确实是能臣,所以他容许赫舍里家送女入宫,但赫舍里氏适龄女子皆未入选,最终被选入宫中的确是年岁最小尚不知事的一个,便很能说明皇上的态度了。”
敏若轻轻叹一声,“她将在宫中长大,却注定不会有佟皇贵妃那般的荣宠地位,余生富贵无忧,却又失去了承欢母亲膝下的机会。小小娃娃被一群男人的算计逼得离家,尚未有过见证世间万物美好的机会,便早早走入牢笼中,直到进入坟墓也只能面对这四方天,不可惜吗?不可怜吗?”
阿娜日默然半晌,用蒙语咕哝了一句:“比你我还可怜……死男人们,那么有能耐想要什么怎么不自己去争呢?一群只想扯着女人衣角往上走的废物。”
敏若忍不住朗笑两声,拍拍她的肩,“说得有理!这两天前朝事多,皇上不往后头来。你晚上到我那去,请你喝我的珍酿,然后可以留你在我那,偏殿空着。”
作为皇宫特殊的“二世祖”们,康熙越是不在,她们就可以过得越潇洒。一旦将恩宠看得淡了,她们这种永远不会缺衣少食丢地位的“宫里有人”派的日子就会过得非常洒脱快乐。
阿娜日这段日子被敏若带着胡吃海喝,很快感受到了养老生活的快乐,同时因为尚不知道敏若打算明年春天拉她种地做苦力的“险恶用心”,所以吃得玩得毫无负担快乐极了。
敏若酿酒的手艺可是上辈子在宫里偷的师,不说高手吧,至少是及格以上水平,再加上花样多,远比时下宫中常备的品类新鲜,故而凡是尝过的都充分给予好评。
主要是她对自己的手艺比较有数,没有搞过正经传统的珍酿,大多都是些花样果酒花酿,喝着就会新奇些。
阿娜日的胃早就被敏若折服,听她这样说哪有不同意的。天气渐凉,二人欢欢乐乐地在永寿宫起了个锅子,围在桌前涮肉吃了顿“晚点”。
清宫正膳的时间是有定例的,早膳在辰时前后,晚膳在未时前后,一般前后会有一点波动但大体不会超过这两个时辰。除了这两顿之外,每天可以有数顿点心是不限量也不险次数的。
敏若一般情况下都吃永寿宫自己的小厨房,乌希哈掌勺,就比吃膳房、饽饽房的膳食点心更自由许多,可以每天按心情加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