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页

郁宛向长生天发誓,她真没受什么欺负,倒不如说她这个人福大命大,天生就能遇难成祥。

至于她受不受宠,看殿里的陈设也能看出来,有几个过得像她这样滋润的?

萨日娜见她气色红润,方才松了口气,又问起她的肚子还有多久临盆。

郁宛道:“左不过两三月,如今老觉得腰间沉重得很,总想躺着。”

萨日娜忙道:“这可不成,得空还是多走动走动,生孩子可不是件容易事。”

她不知皇宫是怎么养孩子,照她经验越精心越容易出毛病,本来那些山珍海味就跟不要钱似的,进了肚子全化作脂膏,再不多加活动,可不得卡在产道里?

郁宛笑道:“如今您过来,我自然得领着您四处转转,您就无须担心啦。”

又问额吉能待几天。

萨日娜道皇帝开恩,许他们留半月,再多可就不像话了,况且部落里也离不了人。

郁宛知道轻重,半个月于她已经很满足了,“那我让人将厢房收拾出来,方便您住下。”

根敦就没法子,只能在驿馆借住,虽然还有三五门旁支亲戚,可从上几代人就不曾走动,自然不好意思前去叨扰。

郁宛又特特问道:“让阿布自己待着,您放心吧?”

萨日娜老脸绯红,这坏丫头,六十岁的人还有什么不放心?真真进了宫愈发促狭了。

郁宛笑道:“那自然好。”

晚膳便多加了几道颇具蒙古风味的菜肴,如涮羊肉血肠奶豆腐等等,那奶豆腐尤其令萨日娜吃惊,她本来以为京城做不出家乡地道菜,然这奶豆腐非但回味十足,还比以前尝到的更好,尤其难得的是一点腥味都没有。

实在好奇怎么做的。

郁宛道:“回头我让刘太监把方子给您,您带回去自个儿琢磨。”

其实刘太监的食谱一般不外传,只不过既认了豫嫔这个靠山,那稍稍表示些诚意也无妨,何况是在蒙古,半点影响不到京城刘家地位。

郁宛饭足茶饱,当然也不忘给乾隆送封口信,谢他让自己一慰乡思,并象征性地表示,如果有空的话,是否愿意来用点宵夜?那奶豆腐和炖牛尾巴还剩一大锅呢。

她以为乾隆会礼貌拒绝,毕竟今晚按理该去承乾宫见和贵人,哪知刚到掌灯时分,便看到御驾姗姗来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