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页

老四就算想避开,也避不了。朝臣们逼着康熙立储君,虚虚实实,将老四与齐佑的名字都报了上去。

因此,朝堂上又多了一份争吵:有腿疾的齐佑,可否担起储君的重任,可否丢了□□上国的脸,让其他番国嘲笑。

齐佑压根没搭理他们,顺义的学堂开学在即,孩子们读书要紧。

顺义县城与学堂,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齐佑都快认不出来了。

原先的山长福全去世之后,山长之位不再由觉罗氏的人担任,改由竞聘制。五年一任期,到期之后就退,永不连任。

弘皙跟着齐佑走在学堂的校园里,目不转睛看着不同学科的课室。他跟没见过世面一样,惊叹连连,很是大不敬地道:“七叔,上书房无法与这里相比,景山官学更是不能比。我看得都想来读书了。”

齐佑指着周围,与他介绍当年刚来这里时的情形,“起初这片是地动后的荒地,阴森得很,大白天都瘆得慌,没人敢靠近。修屋子时,地下还挖出来了不少白骨。”

弘皙望着四周陆续经过的学生,他一点都不感到害怕,笑着道:“学堂阳气盛,能镇住所有的邪祟。七叔,您当年想得真远,能计划得如此周全。”

齐佑看着已经陌生的学校,他同样感慨不已。

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满。苍穹浩茫茫,万劫太极长。

弘皙道:“朝廷六部有个不成文的说法,景山学堂出来的学生,只能做笔试帖。觉罗氏学堂出来的学生,才是各部真正顶事之人。要想事情能做好,去找他们准没错。”

齐佑笑,第一批考进六部的学生,在官油子面前可吃足了苦头。

他们靠着本身过硬的本事,加上李光地他们的帮忙,总算立下了“技术”型官员的形象,为后来的学弟学妹们打下了基础。

在顺义忙了几天,安顿好这批特殊的新学生,齐佑与弘皙回了京城。

弘曙白天还好,晚上没见到父母,哭闹不止。戴佳氏如何都哄不住,最后被康熙接了去。

齐佑前去乾清宫回差使,顺便接弘曙,见他正坐在御案上吃点心,康熙身前的衣襟上,清晰印着他的胖手印。

看到齐佑进来,弘曙双眼一亮,将剩下的点心飞快送进嘴里,爬起身请了安。

康熙忙伸手护着,紧张地道:“哎哟哎哟,快别摔着了。”见他站得稳稳的,又不住地夸:“弘曙这规矩,真是学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