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页

先前齐佑说,在内务府走一圈,遇到的全是兄弟们的亲戚。

宜妃的娘家阿玛加上叔伯侄儿,加起来几十人,全在内务府当差。

这些人都是他一手任用,宜妃的阿玛三官保在世时,哪怕是一品大员都不放在眼里,被御史参奏,他并未理会。

从此以后,得宠的包衣在朝廷大员面前趾高气扬,无视各自的差使等级,逾越品级的风气蔓延了开来。

宜妃能与杨贵妃比吗?康熙当然不承认,对于外戚他一直打压提防。

康熙脸颊抽出了下,估计唐明皇当年亦如他这般想,只想给心爱宠妃家人些脸面与好处罢了。

九阿哥的嚣张,宜妃娘家的嚣张,与杨国忠等人又有何不同呢?

噶礼,阿山,甚至曹寅他们,会不会是另外的李林甫与安禄山?

唐明皇没能察觉的,康熙扪心自问,他就看得一清二楚了吗?

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他们都贪婪无度。

无论康熙如何找理由,有再多的身不由己,因为他的放纵,他们手伸得越来越长。

已经入夏,康熙感到手脚阵阵冰凉。

第一次有人敢问他这些话,他想了又想,却不敢再想下去。累得撑住头,试图平缓里面咚咚跳着的疼。

深呼吸一口气,康熙口干舌燥,抓起已经凉了的茶碗,猛地一口气灌下去。

凉茶沿着喉咙滑落,他觉着稍微缓过了气,抬头直视着齐佑,哑声道:“老七,你觉着天下江山,应当是何种模样?”

齐佑神色坦然,想也不想答道:“太平祥和,国富民强,百姓真正安居乐业,有尊严地活着。”

康熙浑身一震,喃喃道:“尊严”

齐佑不紧不慢地道:“汗阿玛,人人应当有信仰。不是信奉某个教宗,而是会自我约束。道德教化,会有一定的作用,还得加上律法。律法为主,给人警示与惩戒。当律法被破坏殆尽时,就好比房屋的房梁,地基开始毁坏,崩塌。强撑着,也撑不了多久。牵一发而动全身,律法不存,礼仪道德跟着消失。人连活着都难,尊严这些休得再提。反之,若是百姓活得有尊严,则足以表明,他们生活在兼容并包的国度,官员们是真正在做事,而不是在统治他们。”

他停顿片刻,说道:“官员的俸禄,乃是百姓所缴纳。他们万万不能同意,辛辛苦苦赚的银子,养着一群欺凌他们,在他们头上作威作福的官老爷们。”

康熙脸色更加难看了几分,齐佑自小就说过,是底下的奴才供养着他,故而他要回报他们一二。

这些年来,齐佑也一直没忘记他的许诺,身体力行为百姓做事。

康熙以前不同意齐佑的想法,他们是皇室,是贵得不得了的贵人。底下的百姓,本就该为他们卖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