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后,京城有个心照不宣的认知。
京城治安,一半靠京兆尹,一半靠虞老大。
如果虞老大没靠住,京城就彻底乱了。
历任京兆尹供奉的神,是虞老大的小像。
一句话简介:从一无所有的农妇到京城地下大佬,游击将军见到也得靠边站的故事。
阅读指南:
架空,请勿考据。
女主非善类,不喜勿入。
事业线为主,感情线照样丰富。
第八十五章
治理河道水患, 如今主要面临着四个问题。
一是水平实在是太落后,比如修筑防护堤,水坝泄洪等,以现在的技术, 没有大型机械, 实在是强差人意。
就拿最简单的河道清淤来说, 没有挖掘机, 只靠水流冲刷,以及人工清淤, 就可以想象其中的艰辛。
二是官员对灾害的处置应对能力。
打个简单的比方, 洪水来临时,基本都得靠老百姓自救。
当地衙门就那么几个衙役,与老百姓自救也没什么不同。他们就是卯尽全力,能做到的事情也少之又少。
三是工部给了治河的银子,最后大半都落在了官员的腰包里。只要有利益在, 就有人敢铤而走险, 哪怕是杀头抄家,都无法杜绝。
四是治理河道的官员, 缺乏专业性。
比如四阿哥领了巡查河道的差使,他本身就缺乏专业知识。河道总督这种级别的大官, 全部是康熙的亲信,其中不乏清廉的官员,比如于成龙等。
清廉当然好, 但细账一算,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朝廷拿出一万两来治理某段河道, 在清廉官员督促下, 就算全部用到实处, 底下人一个大钱都不贪。
因为不懂水流等知识,最后修出来的,最后还不如有本事的贪官,只用三千两修出来的效果。
既然四阿哥提到了河道的问题,齐佑就不客气了,将专业性的重要跟他细细道来,“四哥,不能只看官员贪不贪,还得看他们能不能做事。抓贪腐难呐,您先甭去管他们,得让他们做好事情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