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满想到来时路上,见到包衣奴才们在齐佑面前的表现,心里万念俱灰。都怪他一时财迷了眼,猪油蒙了心。
知道这次死定了,跪下来趴在地上,一动不敢动,连求饶都发不出声。
赵修也撑不住了,噗通跪在地上,一个劲求饶:“王爷,七爷饶命,尼满大人告诉小的,分一成给小的。都怪小的鬼迷心窍,起了贪恋,王爷七爷饶命啊!”
福全看着两人,冷哼一声,刚想开口,下意识先看了眼齐佑。
齐佑面色寻常,似乎见怪不怪,福全赶紧打住了,一言不发。心里却猫抓猫挠一样,想要知道齐佑从何处看出了不对劲。
清点赃物,在得高的眼皮子底下,当场拿走一些,或者藏起来,风险太大。
能动手脚的,就是账目文书,即原始数据。
齐佑以前看过书吏这个行当的一些资料,他们常与与差役同流合污,坑壑一气,在文书上动手脚,捞银子。
越底下的人,对上面那一套看得越清楚。赃罚库那点德性,他们更是门清。抄家这么好的肥差,岂能不沾手。
齐佑开始时也不能确定,就故意随口提了句想要瞧瞧。尼满与赵修毕竟心虚,当时就不自然了。齐佑再一想得高的话,很快就知道何处有问题。
一个唱数额,一个应和一声,两个数字得高见对得上,就不会多加注意。
若是得高当场发现了两千一百两与两千七百两之间的错误,赵修还可以胡乱推脱,说是听岔了,或者一时手误写错了。
等到银子运回赃罚库,当然是按照账目上记录的入库,尼满轻巧就能将多出来的六百两拿走。
赵修担着大风险,只能拿到一成的银子。剩下的九成,肯定不会全部落入尼满的口袋。
贪腐从来就是自上而下,一起贪。大官大贪,小官小捞,互相包庇掩饰。
所以每次查贪腐,都阻力重重。拔出萝卜带出泥,一查就是一堆。
毫不意外,查到最后,又查出了几处差错,比如金簪银钗的数目,账目与实际对不上。
齐佑看向福全,迟疑着说道:“二伯,您看”
福全脸色难看起来,叹了口气,挥挥手,说道:“把他们带下去吧,尼满带回京城送审,至于赵修,则交给林县令了。”
尼满与赵修被拖了下去,林义诚又气又怕。
虽然知道衙门的这些人手脚向来不大干净,可他万万想不到,赵修居然胆子大到如此地步,这么快就与尼满勾结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