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齐佑哪怕再大公无私,都该给尼满留些好处。俗称小鬼难缠,留下些买路钱,以后好办事。
齐佑却不愿意这般做,他不喜欢这种约定俗成的收受好处。
收受好处这件事,谁都不敢拿到台面上来正大光明说。但好似人人都这样做,成为心照不宣的规矩之后,就变成了合理合法,收得心安理得。
现在齐佑管不了别人,在他这里,一定要将这种陋习灭掉。
所以,齐佑派了三方监督,得高是自己人,借他一百个胆,他也不敢放水。
至于书吏,齐佑眼里寒光闪动。
官吏官吏,这个词连在了一起,官与吏之间却有很大的区别。官员一般都是读书考学出仕,能升迁调动。
而吏则是如差役,做着衙门里文书之类差使的人。他们俸禄极低,一般都由当地有头有脸,读过书,略通文字的人担任。
这种差使大多都是子承父业,亲亲相传。别看只是吏,久而久之,他们结成了一股庞大的势力。
若是官员在任期贪腐,干的是一锤子买卖的事情。他们却能长长久久营私舞弊下去,一点点出蛀穿国家的基石。
齐佑还暂时腾不开手收拾他们,要彻底消灭这群蛀虫,必须得彻底改革吏治。他现在还做不到,但他想借机细看一下书吏这群人。
跟着齐佑前来的侍卫,与尼满他们一起,押着达春他们离去。
皇庄的包衣奴才们难掩兴奋,其他庄子里的包衣奴才,则忐忑又隐含期待,朝齐佑看了过来。
齐佑朝着他们笑起来,扬声道:“从明天开始,我会与林县令与夏师爷,一起帮着庄主们,前来与你们签订赁地合同。”
包衣奴才们都愣在了那里,齐佑解释道:“简单来说,就是以后土地赁给你们耕种,你们跟佃户那样交租。以后,粮食收得多,你们就落下得多,只要勤快,有手有脚的,都不会被饿死。”
包衣奴才们听懂之后,霎时高兴得又是哭,又要大喊。
齐佑忙抬手阻止了,大声笑道:“我还没说完呢。你们也有了出人头地的机会,如为国征战,读书考学,有本事种出了高产的粮食,献出来得了奖赏等,则可以脱籍。”
话一说完,四周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紧接着,高呼声,吼叫声四起,比先前的还要高昂。
齐佑笑着摇头,深深吐出了口气,替自己小小高兴了下。
这些时日的辛苦没有白费,虽然有点累,只取得了些些微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