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页

夏师爷松了口气,笑着说道:“皇上接到七爷的信,再加上庄稼丰收,肯定龙心大悦,七爷这个时机选得真是好。”

齐佑但笑不语,并未多加解释。

他并未特意选在粮食丰收的时机让康熙开心,而是等到包衣奴才所有的房子都修好之后,才写信给康熙,仔细交待庄子里的实际情形。

如达春这种混账透顶的豪奴屡见不鲜,康熙知晓后,哪怕达春背后的势力再大,不过是个奴才,随手就处置了。

达春的下场,莫过于或砍头,或流放,或罚没为包衣奴才,家产被没收。

看坏人伏诛最为大快人心,爽过之后,事情本身却没得到一点改善,问题仍在。

抄走罚没的家产,不过转到了另一人手上。

水渠照样堵着,包衣奴才照样住在窝棚里,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过着猪狗不如的日子。

齐佑先将达春吃进去的,让他吐出来一部分,补给了包衣奴才们。

齐佑知晓所谓的大局观,但他无法闭上眼,无视眼前的苦难。

虽暂时无法改变奴隶制,但他见到了这群人。他必须做点什么,护着他们一二,让他们活出点人样。

齐佑笑了起来,看着兴奋的林义诚与夏师爷,问道:“你们开创了请款修缮的先河,定能在史书上留个只言片语,是不是很兴奋?”

林义诚猛地点头,激动地说道:“下官的喜悦之情,实在是无法言表。都托七爷的福,一切都是七爷的手笔,下官万万不敢居功。”

齐佑笑眯眯说道:“我说过送你上青云,你递上的折子,就算是你的功劳。”

林义诚忙起身谢恩,齐佑笑容更甚:“先别谢我。还要修城墙呢。”

夏师爷反应快些,笑容顿时僵在了脸上。

齐佑打量着两人,笑眯眯说道:“以后都得照着这个来,城墙要如何修,需要多少人工,如何坚固,需得详尽详实。只会写文章,写公函,可能再也行不通了。”

林义诚彻底呆住,夏师爷更是满头大汗。

这份青云梯,不是那么好爬。做官先做人,除此之外,必须得有真才实学,实干的本事。

河道年年修,户部银子没少给,照样三五两年决堤。修河道的官员,有因此被砍头抄家的,却挡不住后来的官员前赴后继,想捞这份肥差火热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