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幕府同样锁国,琉球这时候还臣服在大清之下。齐佑无法站在上帝的视角,说服康熙以后会如何。
从康熙话里的犹豫中,就知道了他们最根本的不同。齐佑能得更远,只因为他开了外挂,说白了就是来自后世的知识。
齐佑知道后世那段惨烈的历史,康熙看不到,哪怕齐佑说了,他只会当齐佑发了疯。
既然能有这样的优势,齐佑就不客气了,马上想了下琉球的资源。至于稀土矿这种,德川幕府如今开不出来,开出来了他们也没那么傻,对于矿产资源肯定不会给,大清就是去抢来也用不上。
用得上的,当然是稻种。
东北那片肥沃的黑土地,因为寒冷,加上沙俄不断来骚扰,如今人烟稀少,大清多用来流放犯人用。
北海道的纬度与东北相同,哪怕是气候与东北相近的朝鲜,前来种植稻子都没能成功。
后来用了北海道农民培育的粳稻,经过了一段漫长的时期,不断改善种植,东北的黑土地,终于成为了大粮仓。
齐佑估计现在北海道的农民还没有培育出粳稻稻种,不过没关系,可以先将北海道的稻种引进,早点拿到东北来试种。
从大唐时期,琉球就靠着大唐传过去的技术发展自己,到了今天依旧如此。
没道理在华夏这片土地上的百姓,会比他们脑子笨,弄不出来适合东北种植的稻种。
齐佑天真问道:“汗阿玛,琉球是什么地方呀?他们那里与我们这里一样吗?他们吃什么呀?”
康熙听到齐佑提到吃,噗呲笑了出来,说道:“你原来不仅爱臭美,还贪嘴,先想到的就是吃。来,我给你说说琉球。”
齐佑趴在康熙身边,听他讲了琉球大致的情形,“他们可不能与大清相比,大清天下的饮食丰富,米面都有,他们基本上就吃米饭。”
“那他们的米饭好吃吗?他们没有麦子,那要很多大米才能吃饱了。他们在哪里种的稻子呀?是不是稻子收成很好?”齐佑望着康熙,好奇问道。
这一下就把康熙问得哑了口,他倒没关心这些。琉球的气候与大清差不多,有些地方炎热,有些地方寒冷,便含糊着说道:“我没吃过他们的米饭,米饭就那样,能好吃到哪里去。”
“那当然,还是我们的饭好吃,饽饽也好吃得很。”齐佑真诚拍了康熙一记马屁,很快就话锋一转:“汗阿玛,琉球上贡的贡品里,能让他们上贡一些各地的稻子吗?不上贡的话,让琉球来的学生,从各地带一些来也行呀,我们可以去种一种,我们偶尔换下口味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