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页

媛姐儿打心底不喜欢纪姨娘,于姨娘却说“没有纪姨娘也有别人”,逼着媛姐儿亲近纪姨娘,“多见见你父亲也是好的”。

媛姐儿硬着头皮去了,父亲果然对媛姐儿亲切多了。媛姐儿意外发现“纪姨娘擅长针线、菜肴”“纪姨娘会做头花”“纪姨娘画画得好好”“纪姨娘算盘打得更好”,一来二去的,从隔三日去一回到隔两日去一回,到后来每日都去,学到的东西越来越多。

无论纪姨娘是对父亲卖好,还是纪姨娘想拉拢于姨娘,不知不觉地,媛姐儿讨厌不起来纪姨娘了,不仅如此,还越来越佩服、越来越崇拜纪姨娘了。

这种感觉很奇怪,媛姐儿表面讷讷,却是个聪慧的,像感觉到嫡母嫡姐对自己的轻视慢待一般,能清晰地感到纪姨娘对自己的善意和友好,比如现在。

媛姐儿想了想,便笑起来,爽快地答“既如此,就占姨娘便宜了,等我那边有了新料子,再由姨娘挑。”

“到时候啊,我可不会客气。”纪慕云一口答应,从衣柜里拎起一件杨妃红绣蝴蝶纹对襟褙子,在媛姐儿身上比一比,见屋里没外人,低声笑到“六小姐这个子,到时候啊,也要找个高个子的姑爷才行。”

媛姐儿面如晚霞。

下午曹延轩便回来了,满身雍和宫特有的檀香味道,脖子挂了个装着护身符的宝蓝色香囊,给她十余串香灰琉璃手串:“大老爷我来送,六哥那边分一分。”

也就是说,人手一串了。

纪慕云把颜色鲜艳的给六太太,娇嫩的送给媛姐儿琳姐儿,颜色活泼的给了宝哥儿三个,自己留一串浅绿色的,给昱哥儿一串粉蓝色的,曹延轩一串宝蓝色的,最后三串给周老太太、两位姨娘送了过去。

又过一日,曹延轩从翰林院回来,跟堂兄去了白云观。

白云观是道家圣地,与陕西重阳宫、山西永乐宫并成为道教三大祖庭,在京城享有盛名,香火极盛。纪慕云姨母信奉佛教,便没去过白云观,只听说过。

到了下午,曹延轩带着一把巴掌大的桃木剑、两个柿子香囊和一个枯叶色的葫芦回来,告诉纪慕云“剑挂在我的床头,香囊给我随身带着,葫芦放在书房西南角。”

纪慕云应了,问道“爷,这是?”

曹延轩摸摸她头顶,“不怕,是跟着六哥去的,嗯,拜太岁用的。”

这样啊,纪慕云按照他的吩咐,把三件器物挂在屋里,左看右看,觉得有点像《聊斋志异》:书里有《小倩》的文章,讲的是一心向善的女鬼,不忍心害书生,侠客燕赤霞给了两人个葫芦,葫芦冒出飞剑,斩了千年树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