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姐儿嘟囔:“都怪您,好端端纳谁不好,非得把纪姨娘领回家里,自从她进了门,爹爹,爹爹”
爹爹就被纪姨娘迷住了。她到底是女儿,不好意思责怪父亲,“只去纪姨娘院里”。
王丽蓉不以为意,“没有纪姨娘,也有张姨娘,李姨娘,王姨娘,你爹爹总不能不纳新人,家里总不能只有你弟弟一个。既然如此,还不如我自己挑。珍姐儿你说,纪姨娘进门一年多,恭不恭敬?乖不乖巧?守不守本分?针线好不好?比起你三伯母、五伯母家里那几房妾,哪个更省心?”
珍姐儿忿忿地,“娘,我不是说她不恭敬,也不是说她不省心,我是说,您干嘛给她做面子?干嘛给她弟弟抬轿子?”
“瞧我闺女,都会说抬轿子了。”王丽蓉笑道,之后面色认真起来,“傻丫头,娘不是给纪氏面子,也不是给纪氏弟弟面子,是给你爹爹面子,给我们府里面子,给我们家族学面子。你想一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珍姐儿噘着嘴,“您就不怕纪氏尾巴翘到天上去?”
王丽蓉和程妈妈相视而笑,程妈妈拍掌打膝的,“我的四小姐,您还是心眼太好,那纪氏真敢翘尾巴,正好被太太抓住把柄,直接发作了,就是七老爷也没话说。”
主母处置妾室,是天经地义的。
见珍姐儿悻悻的,王丽蓉耐着性子,细细告诉她:“傻孩子,娘刚才说,今日之事是给你爹爹面子,你可琢磨明白没有?”
珍姐儿不情愿地点点头,“您是说,我嫁出去,遇事需得以锦明为先,以花家为先,需得和他商量着来,需得顾及他的颜面。”
“要不说我姑娘,一点就透。”王丽蓉笑了起来,“我们妇道人家,在家里再尊贵,一旦嫁了人,就得以丈夫为重。如今你爹爹看重纪氏,纪氏又生了儿子,我就顺着你爹爹,说你爹爹高兴的话;过几年,等”
她看着女儿,忽然悲从中来,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般滑落。
珍姐儿一下子明白了,隔着炕桌扑到母亲身边,“娘~”眼眶忍不住也湿了。
程妈妈忙不迭安慰王丽蓉“四小姐在呢”又哄珍姐儿“七太太指望您呢!”,等母女俩哭过了,慢慢平静一些,喊了小丫鬟打热水,服侍两人梳头净面,重新敷粉。
过了片刻,王丽蓉缓过劲儿,打发小丫鬟下去,握着女儿的手“等过几年,娘把昱哥儿养在院子里,那纪氏年纪大了,你爹爹新鲜劲儿过去,纳了新人,娘再找纪氏个错儿,纪氏还能飞上天?你爹爹还能为个妾室和娘翻脸不成?”
珍姐儿兀自沉浸在“过几年”的悲伤中,心不在焉地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