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页

她露出不满的神色,把笔架放回镶着大理石的紫檀木桌案,“还好意思上我们家里,哼,我可没他们家那么厚的脸皮。”

? 第46章

珍姐儿十四岁生辰非常隆重。

西府下了帖子, 邀请东府没出阁的两位小姐,曹家族中亲戚,珍姐儿闺中好友,什么知府家的冯碧云、同知家的刘月如、通判家的卉娘, 贺举人家的两位小姐, 就连三太太已经出嫁的女儿也回来了。

京城长房派了珍姐儿这一辈的大堂兄送来贺礼, 六太太到了,在广西的二爷、在四川的四爷送来礼物, 姑姑曹延华带两位表哥, 舅舅舅母一家到的齐齐整整。

不用说,珍姐儿未来的夫婿花锦明到了, 姑爷姐姐远嫁, 花太太带了花锦明的堂嫂, 给足了曹家面子。

厨房早早开始准备,上了八果盘、八冷盘、八前菜、八热菜、八碗、八甜点, 从春熙楼、松鹤楼叫了招牌菜,从江南运来了水八珍, 菱角、鸡头米、马蹄,蒸了鲥鱼烧了鱼翅绘了熊掌, 席面十分丰盛。

除此之外,西府还请了金陵有名的三大戏班, 从《千金记》唱到《杨门女将》, 又唱了一出《牡丹亭》,女眷们听得津津有味。

以上情形,纪慕云是听说的, 其实猜也能猜得出, 曹延轩待在双翠阁的时间少了。

自从她生了孩子, 慢慢吃药调理,孩子健壮结实,曹延轩放下心来,把精力和时间放在回事处、账房、库房,上到宴席座次,下到用什么器皿,都要他这个主子拍板。

加上回到府里的大姑奶奶曹延华宴请亲戚,拜访闺蜜,去寺庙烧香,也要他来打理。曹延华两个儿子之前只回过金陵一回,这回懂事了,跟舅舅亲热的不得了,曹延轩搬回前院,带着儿子和侄儿住在一起,每日回双翠阁看一看。

珍姐儿生辰宴后足足五日,冬梅还绘声绘色地在西厢房描述,厨房人人累的人仰马翻,足足三日才缓过来,自己未来的婆婆李凤春家的胳膊抬不起来,不得不贴了膏药。

纪慕云笑,当日双翠阁的饭食也很好。

冬梅又压低声音,“七太太给四小姐做了一件大红色刻丝十样锦遍地金通袖袄,同色鞋子,从京城翠羽楼打了一套镶红宝石丹凤朝阳赤金头面,光钗子就比我手还大,凤口衔的红宝石有榛子那么大。”

翠羽楼是颇有名声的银楼,京城、杭州、金陵、广州都有分号。

绿芳几个念叨着“京城过来的,一定错不了。”

算是提前给珍姐儿办及笄礼了,纪慕云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