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梅眯着眼,“姨娘心真好。”
纪慕云笑道“小油嘴的,我大方些,就成好人了,把菊香她们也叫来吧。”
说起来,纪慕云不缺钱:除了八月月例,前日府里送来过节的份例,有瓜果月饼,两匹料子,以及四只中等个头的螃蟹--前日那一大缸螃蟹,是曹延轩这个当家主子的。
今天一早,曹延轩说一声“我在篮子里放了东西”就走了,她去瞧针线篮子,里面有两张五十两银票。
细想一想,他是个很大方的人。
主子不在,节日还是照过,午餐比平日丰盛得多,有菊花酒有鲜果有栗子羹有桂花糕,还有一个热腾腾的羊肉锅子。
主子不在,“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便不必太在意,三位姨娘围桌而坐,边吃边说闲话。
夏姨娘挑拣羊肉“不如去年肥嫩”,于姨娘偶尔望着东边,大概在思念女儿:媛姐儿的性子,显然不太适合长辈都在的大场面。
纪慕云安安静静倾听,不时附和几句。
待吃过饭,夏姨娘提议:“这几天没那么热了,去姐姐那里打牌吧。”于姨娘自然称好,邀请她“妹妹也来吧。”
纪慕云很好说话:“我打的慢,怕扫了两位姐姐的兴。”于姨娘笑道“什么慢不慢,妹妹就是打牌打得少。”
到了于姨娘院子,三人叫了一个姓万的妈妈,打起叶子牌。
说起来,于姨娘住的不如纪慕云,有女儿的缘故,使唤人是三人中最多的,有一个管事的万妈妈、两个二等丫鬟,两个小丫鬟和两个粗使婆子,媛姐儿身边的也和珍姐儿一样。
秋风渐起,吹得院角一棵冬青树沙沙作响,丫鬟端来莲子羹,三人放下牌,说起闲话。
于姨娘说起,往年正月十五两个府的主子们团聚,到了正月十六,西府会单独开团圆宴,姨娘也能坐席。
夏姨娘想起“曹延轩回府八成会去纪姨娘院子”,悻悻地,不看纪慕云。纪慕云并不在意:当面甩脸子,总比当面笑嘻嘻,背后捅刀子好。
突然之间,急促的脚步穿过院子,奔向正屋:是于姨娘贴身丫鬟春兰,脸色不怎么好。
“姨娘。”见满屋子人,她欲言又止,万妈妈忙站到屋角。
于姨娘担心女儿,迎上去“怎么了?倒是说啊?”
春兰寻思,瞒不过另两位姨娘,便把于姨娘拉到一边,声音却不小:“菊花酒用完了,奴婢去厨房要,吴娘子说,太太身边的桂芬回来,取太太日常用的东西和煎药的家伙,让送太太常喝的燕窝--我们府里是血燕,比东府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