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一个小娘子走了上堂。
诚如旁人所介绍的那样,这是一个不过才八九岁的小娘子,一身素色孝衣在身,头戴白花。一步一步走来时。面对堂上各色打量的目光却甚为稳重。
走到殿前,面对高高在上的云锦绣,不失礼数的同云锦绣福福身道:“参见陛下。”
一声陛下唤来,于人前如此稳重,确实十分难得。
“起身。”云锦绣抬手意示,有人已经急不可捺地道:“但不知陛下何以言,此女虽年幼,却承忠义侯之忠义?”
显然这是想看看眼前的这位小娘子有什么能耐,怎么就能让云锦绣说出她承忠义侯之忠义。
如此发难,目光更是落在那年幼的孩童身上。
本以为随着有人发难,下头的孩子未必不会被吓着。不料被人如此质问,陈韵小娘子并不退缩。
“陈小娘子,你可听清这一位对你的质疑?”潘宣作为女子,面容虽然有损,有人以此为由并不愿意让潘宣出仕,可惜这天下不是由一人掌控的天下,这天下之主可是云锦绣,要不要让谁当这个官,云锦绣看的是本事,并不是脸呢。
故,此时此刻,潘宣出面问起那位陈韵小娘子,一群人盼着陈韵能面露难色,也好给他们借题发挥的余地。可惜,陈韵虽然在看到潘宣的脸上,面上一闪而过诧异,却又很快恢复如常。
“所谓忠义,忠于国,忠于家,忠于百姓。义者,不过是于万难前一往无前罢了。”陈韵没有多余的话,就那么一句。
不得不说,就她这年纪能说出这样的一番话实属难得。
“诸位,这样够了吗?”潘宣听完此话,只是回头望向别的人,只为问他们是否觉得陈韵如此回答是否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