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有功之人,为青州出一份力者,皆是有功,不该厚此薄彼。”杨觉于此时张口, 赞赏地点头, 认为此事十分可行。
“不仅刻碑著经, 更该记入青州志。”杨觉还觉得不够, 再出了一个主意。
刻碑立书,那绝对是要流传千古的好事!
“公子所言甚是。青州之内,关于青州事,并未专门著书立说。既有公子提议,请公子领青州的诸大家,一道修撰此事如何?”云锦绣马上顺竿爬,好似在听到杨觉的提议后, 立刻生出了这样一个主意。
杨觉犹豫了半响, 终是问了在场的人, “诸位以为此事可为否?”
言外之意, 要不要著书立说, 让青州事得以流传, 就得看看在场的诸位,他们有没有这个心, 是否愿意一道为此事尽心。
哎哟,谁能不愿意啊!
著书立说一事, 原就是高大上的事。
谁要是能把这本书的等级再提高一些, 纳为史书, 那绝对要流传千古!
试问在场的这些人, 哪一个不盼着能够流传千古?
既然是盼着的, 怎么可能舍得拒绝云锦绣的提议!
“自然可为,自然可为。”著书立说,倒也不是没有人想干,可这事要是有那么好干的,他们早干了!
无奈没有挑头的人,而且真要按云锦绣和杨觉说的那样,这件事办好之后,他们各家都能借此扬名立万。
自古没有的事,他们开了先例,将来但凡青州争气些,没准能一跃成为天下大州。
“我就说,诸位都是见多识广的人,分得清好坏,哪怕真让诸位吃些小亏,诸位也定要做下这利国利民,开时代先河的大事。
“敬重报国卫家之人,证明在诸位心中亦有家国天下。不能上阵杀敌,也会在后方支持前线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