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先帝早就想见到了冤案昭雪,更想见到了姚太傅之流被清算,只是有些他能看到,有些是他身故之后才发生。因为裴行昭进宫之后,便已完全冷静下来,不再心急,不肯再为先帝除掉碍眼的臣子——如果进宫后便开始清算众人,那么先帝就能落个知错就改的好名声,她才不想给他这种好事,等他死了,把那些人拿来给新帝立威最划算,而到后世,那桩冤案之中,先帝必然会被诟病,那是应该的。
许彻说完那桩旧事,费了些力气,才从回忆中挣脱出来。
杨攸早已停下脚步,神色恍惚,喃喃地道:“怪不得,有人说裴郡主又能暴烈行事又能忍,她听了总是不以为然。”
“可不就不以为然么。”许彻微笑,“她从没忍过,该跟先帝撒的气已经撒了,随后行事也就勉强能按部就班了。”
“勉强按部就班?那是怎么个按部就班?”杨攸看着他,渐渐的,泪盈于睫,“亲自和仵作验看在别院被杀的那些人的尸骨也罢了,两位兄长的遗骸她也亲自验看,看清楚他们受过怎样的刑罚,中了怎样的毒,那……”那是按部就班的路数么?那简直是裴行昭一次又一次地把自己的伤疤撕扯开来,鲜血淋漓,令之永远不得痊愈。
她绕着手臂走开去,缓缓地来回踱步。
许彻不难猜出,她这会儿是怎么样的心情,便由着她,站在原地等待。
杨攸用了一炷香的时间平静下来,回到他近前,偏一偏头往前走。
她轻声道:“对那个冤案,我们两家付出的,还不及太后付出的十中之一。好像那个案子是她的事儿似的。”
“本来就是她的事儿。”许彻笑微微的,“她的兄弟,活着她管,死了她也管。对陆麒杨楚成如此,对如今的你我和很多人亦如此。”
杨攸嗯了一声,转头凝着他,“我理解你的用意,不用担心。事情兴许只能是先帝说的那样,冤案因太后的仇人而起,可账不是那么个算法。要按他那个论调,又有多少将士是被他害死的?简直是强词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