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琦哪里有不应的道理。裴宜室在裴行昭心里的地位,或许比不得裴宜家,但终归也是她的姐妹,来往只有好处。
她立刻去禀明元老夫人。
元老夫人很是欣慰,笑道:“只要是裴家的闺秀,与哪个来往都是一样的。”语毕,吩咐人给元琦准备了打赏的银锞子,还赏了她一套珍珠头面。
转过天来的午后,裴府一名小厮过来了,是为着给元琦带路。
元琦乘坐马车去了什刹海,进到一所景致优美的宅子。
宅子可称深宅大院,却极其安静,仿佛没有下人存在似的,可那怎么可能呢?
元琦一面走,一面犯起了嘀咕:就算是在裴府,也不见下人这样的训练有素,怎么这别院里的下人倒都是非同寻常的?不,这儿很可能是裴家亲友的宅邸,否则根本说不通。
但是,裴宜室主动相邀,怎的却用别人的宅子?这也说不通啊。
这样想着,她心里就不踏实了,问引路的婆子:“裴二小姐在何处?”
“就在前面。”婆子笑道,指了指不远处一个小院儿。
那小院儿植着翠竹,应该还有茉莉——元琦闻到了茉莉馥郁清甜的香气。
到了院门前,婆子停下脚步,躬身相请,“元四小姐请,奴婢只能送您到这儿。”
“辛苦了。”元琦赏了她一个银锞子,带着两名丫鬟走进院中,一抬头,因着望见的一幕,停下了脚步。
院中设有一把躺椅,躺椅上卧着一名身着玄衣的绝色美人。阳光正好,美人慵懒地望着碧蓝的天空,微眯了眸子。躺椅一侧设有矮几,一把座椅,矮几上有紫砂茶具、白瓷酒壶酒杯,她手里有一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