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蒙古来晚了,颇为诚惶诚恐,今年特意提前两天过来,早早地等候着。

康熙和太子稍事休息,就开始应酬。

胤祚一看那架势就赶忙躲了出去。

他跑得快,八阿哥也不慢,其他几个兄弟牢牢跟随他的脚步,导致最后只有太子主动跟在康熙身边,再加一个被太子揪住的四阿哥。

四阿哥:“……”

他有足够的理由怀疑太子抓他干活,是不想他跟六弟太亲近。

他只是个普通的阿哥,能把复杂的物理化学学明白,再搞懂点朝堂上的政治阴谋,适时地给自己和六弟避避祸就挺好的了,学这些干什么?

有时间搞这个,还不如跟六弟一起去钓鱼烤鱼呢。

四阿哥想赶紧找个正当的理由逃跑,可他想跑路的反应和胤祚太过相似,稍稍一表现,就被康熙和太子看出来了。

康熙眼眸微眯:“胤禛。”想跑去找胤祚?

太子微微一笑:“别想跑。”做梦!

四阿哥:“……”

被亲爹和亲哥联手这么一坑,他只能乖乖留下,哪怕只是在康熙和太子身边当个不说话的背景板,也不能跑路。

也是因此,四阿哥看到了去年跟着六弟在外面到处玩,而没有发现的一些东西。

这一次木兰秋狝,乌日娜和术仑也从京城跟来了,一到地方就去找亲爹。

康熙和太子等人本担心乌日娜和蒙古会对胤祚做什么,借以促成这段联姻,增加自己在蒙古的权柄、话语权,结果兄弟们严防死守之下,并没发现什么。

但他们也不觉得蒙古会如此轻易地放弃,尤其是在这一年来谁都看到了蒙古的巨大变化。

首先,就是皇庄派出去的工程队在蒙古到处修路。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在哪里都适用。各条主干路一修好,蒙古的牛羊、奶制品都能往外送,大清的茶叶、玻璃、肥料都能往蒙古送。

其次,就是改良农作物和肥料大量进入蒙古,农耕生活丰富了蒙古人民的餐桌,改良的牧草种子和肥料使牧草大量增产,扩大畜牧业。

双方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极大地带动了蒙古人民的农业、畜牧业和经济发展,短短一年时间,不少人的生活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等商场建设和商家引入彻底完成,再和大清合作把沙俄打怕,蒙古这一块区域的经济就彻底盘活了。

而这一部分……要是能把大清有名的聚财童子胤祚拉过去,蒙古的经济发展至少能快上五到十年。

这个数字一点不夸张,现在的大清不就是个现成的例子吗?

自胤祚回想起前世的记忆至今,已经两年多了,火车、空调、电话都造出来了,生活和技术水平越来越向现代靠近。

经济和医学方面稍微拖了点后腿,却也在按部就班地发展着,没有太过离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