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和太子默默地看向太皇太后,可不就是玛嬷/乌库妈妈的真实写照吗?
丈夫不行?没事,死了吧,还有儿子呢。
儿子不行?没事,死了吧,还有孙子呢。
这要是孙子再不行,优秀的曾孙都有了,更不用怕。
太皇太后察觉到落在自己身上的视线,两眼微眯,康熙和太子立马眼观鼻鼻观心,没有,他们什么都没想。
胤祚:“……”
暗暗一声“哦豁”,在心底给这对父子竖了个大拇指,这都能联想到,还敢看过去,你们俩可真牛逼啊!
正想着呢,太皇太后的视线扫了过来。
胤祚瞬间站直了,一脸正直。
他不是故意的,就是单纯分析案例,绝对没有代指谁的意思!
太皇太后轻哼一声:“继续。”
胤祚哪敢不听话?无比正直地道:“如果双方合不来能够和离分开过日子,男人不会死,有才能的可以为大清的建设做贡献,不太行多少也能搬个砖吧?人家乞丐都靠双手吃饭了诶。而女人也能有另一种活法,不管她是想再次嫁人生子,还是就此封心绝爱,投入不会背叛她的事业当中,不都是对大清有利的吗?”
康熙:“……”
太子:“……”
怎么什么事经过臭小子/六弟的嘴一说,都变成好事了呢?
太皇太后觉得自己的格局还是小了,瞧瞧胤祚,这才牛逼。
康熙都能想得到,要是他允许女子和离,再行婚配,朝中有多少大臣会立即被和离,他的龙案上又会堆积起多少道哭诉和骂人的奏折。
“成亲不光是两个人的事,也是两个家族的事,就算朕允许女子和离,你信不信也没有多少人敢?”
太子道:“其中涉及到太多,不是某一女子说和离就能和离的,她嫁人时带过去的嫁妆怎么算?那些年变卖填入夫家的嫁妆怎么算?多年的姻亲关系就此结束,许多合作都会受到影响。”
这里的合作不仅仅指生意,也指仕途。
许多大臣都是因为把女儿嫁了过去,这才愿意提携女婿,要是忽然和离……扶持到了一半怎么办?先前的投入又不能收回来。
可要是继续吧?两人都不是岳丈和女婿的身份了,没有那层关系束缚着,可靠吗?继续来往,用什么理由?
太皇太后:“女子嫁人都是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即便和离回了家,没多久照样会被父母嫁出去,还不一定能嫁得比原来好。”
这一点,胤祚也知道,但是有些东西怎么说呢?
“可要是连和离的希望都不给,很多遇人不淑的女子没有第二条路可走,就只能在后院那块小小的地方慢慢等死。要是遇到个过分的,或许连等死的机会都没有,直接被弄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