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大臣们看得心惊胆战,真怕这对天家父子就这么吵起来,那他们当臣子的是劝还是不劝?更难的是,该劝谁呀?
这年头,当臣子也太难了吧?!
一群人战战兢兢地看着机器。
以大清目前的技术,获取石油还是困难了些,而发电机已经做出来了,电是现成的驱动力。
墨家人坐在小麦收割机的驾驶室中,驾驶着机器在前面缓缓地开着,尾巴后面拖着一根长长的线,连接到发电机上。
小麦收割机每经过一个地方,就会压倒一片麦子,脱好的麦粒顺着联通的管子进入和小麦收割机平行前进的大盒子之中。
大盒子的制作非常粗糙,就是简单的几个轮子加上一个敞着大口的木板盒,站得高些,就能看到里面的麦粒一点点充盈起来的画面。
比起自动化和机械化带给人的震撼,小麦收割机后面的情况相对而言逊色许多。
麦梗就跟被人精心捆绑过似的,头对头,尾对尾,整整齐齐地留在原地,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麦碎喷涌出来。
“天啊!”伊桑阿踉跄地跑进田里,整个人趴在大盒子边上,看着从小麦收割机上连过来的管子中喷涌出来的麦粒,震惊不已:“六阿哥竟能做到如此之神!”
康熙、太子和其他户部大臣也看得很震惊,但康熙很快发现这个机器的局限之处:“只能用在地势平坦的地方。”
胤祚:“是的,做这个的目的是想推广到平坦的地方,只要调整一下刀片的距离,收割小麦和水稻都行。如果是在有坡度的丘陵、山地地区,还有更简单的收割机。走,我们换个地方来看。”
这个时候,哪还有人记得先前的实验?胤禛他们早就跟过来看热闹了。
一群人跟着胤祚换了个地方。
只见一个男人推着一辆类似耧车的小车,前方的刀片经过之处压倒小麦,也不知道里面怎么操作的,等到小车经过,麦子就变成了一捆。
每隔一段距离,地上就有一捆被捆起来的麦子。
康熙立马看懂了,“那个小麦收割机适合在平坦的地方大型收割,适用于田多人少的地方,这个小麦收割机更为灵活,对地形的要求少,后续的脱粒还要手动进行。”
孺子可教!胤祚在心里大逆不道地想着,为了小屁股着想,面上不敢表露出分毫。
“有对应的小型脱粒机,也是因为来的墨家和公输家人多,他们卷得我都快良心不安了,否则不能这么快就做出来。”
当然更重要的是有现成的图纸,一部分是他带来的现代化机器图纸,一部分是农家带来的一些农具改良图纸,两者相互结合,做出了适用于大清的收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