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每年都要回去?”

“可不!祖母定要回去过除夕,我陪着也是个照应,所幸路途不算远的,回去了还可以同叔伯家的哥哥外头转转,比在这里自在的多!”

“可要画了给我们才好!”黛玉道。

“那是定然的,不过到底冬日通信不便,我都攒着,明年春日,再给你们瞧得,旁的不说,庙会你们就没去过的!”

她说的欢喜,让黛玉跟陈蕴都心生羡慕。

杜罗罗看出来,却道:“我定给你们多画些,再回来讲给你们,但凡能拿回来的玩意,我都给你们带一份,看你们可怜巴巴的样儿,我都想干脆把你们塞箱笼里偷偷带回去了。”

黛玉跟陈蕴被她逗笑了,三人簇拥着往外走。

“咱们坐小轿子罢!到了园子,也走的轻松些,午膳还有的累呢!”

黛玉这么一说,两人更好奇了,自然没有不应的。

待到了园子处,只见两排金柳伫立,柳枝低垂,如拱门般交替出一道长长的甬路来。

尽头模糊可见有山石。

杜罗罗打量柳枝道:“这是柳树?可这个时节了?怎么还有叶子的?又是这样的颜色?不似枯叶,倒像是枫叶一般天生的颜色似的。”

“这是西北来的树,名儿就叫金柳,今年刚得的,听说是也落叶的,只要等雪,雪来它才肯落叶,其余时节都这个颜色。”黛玉道。

陈蕴也打量着称奇:“一棵树竟也有那等风雅之心!”

走过金柳甬路,就见一座假山,山上有枯藤覆盖。

黛玉道:“这也是后来加的景儿,原是为这新得的琼藤设的,这藤如今看着不打眼,到了夏日,便会覆盖满山,有异香来,切开藤蔓取汁水,制成香包,蚊虫不近身的。”

“有这样的?味道如何?明年也给我些。”陈蕴道。

“味道尚可,比薄荷片还好闻些,也不用那么麻烦给你们汁水,明年给你们移植一株便是了。”

两人笑着谢过,又绕过假山,便是原先的景儿了,一株老桃树,已经落光了叶子,旁边是茅草屋,还有几艘乌篷船。

雪雁候在船边,遥遥行礼。

待三人走近,雪雁又笑着福了福:“姑娘,船暖好了,请姑娘们上船罢!”

黛玉遂携陈蕴杜罗罗坐了一艘船,有两个婆子摇船。

大丫鬟们坐了一艘,跟在后面,再有几个婆子又坐了一艘。

黛玉她们的船先行,陈蕴跟杜罗罗拢着披风坐稳后打量,船内果然很暖,中间有一小桌,桌上放着瓜果点心并一套茶具,还有一个小花瓶,里面插着一枝新鲜的茶花,旁边有红泥小炉煮着茶水。

“旁的也就罢了,这茶花开的这样好?可哪里来的?”杜罗罗问道。

“可是家里有暖房?”陈蕴道。

“是,去年哥哥弄了一个,不过是为着冬日里也吃些新鲜菜,又养了些花,可花有些难养,不多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