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疆土是每一位君王都梦寐以求的事情,事实上顺治帝时期就已经有实力解决这些弹丸小国,只是当时刚刚建国,民心不稳。康熙帝时期忙于和俄国和准噶尔交战,没有空理会他们。而且中国一向讲究大国风范,加上这些国家和大清本就是附属关系。天高地远不易管理,因此竟没有人打他们的主意。

密理三年二月,诸举子参加会试,这一次的卷子出完以后,胤礽亲自修改了并添减,添加了实践减少了理论,书呆子即使当了官也只像是贾政一般。

县试也在二月,不过日期却间开了,胤礽虽对黛玉有信心,却仍然忍不住担心。

“哥哥,看我这身打扮。”

“很简约干练。”

黛玉参加县试那天,胤礽亲自送他去的,他观察了一下,参加县试的女子竟然有不少人,叽叽喳喳的很有生气,每个人脸上也都挂着洋溢的笑容,诉说这次科举的来之不易。

“我额娘还不让我来呢,说是女子就在家相夫教子就好,不该抛头露面,还是我阿玛做主,我才得以参加。”

“我家正好和你反着,我父亲不让我参加,他一心就只有他儿子,觉得女儿总归是要嫁人的,我母亲一向柔弱,没想到这次为了我,竟然强硬了一把,硬是把父亲说服了。”

“我家里倒是都赞成,只是我平常看的书与考试的内容不大相关。”

“别提了,我甚至是求着小叔帮忙办的证明,家里没一个同意的,我自己心里也没底,但是就是想来试一试。”

看见黛玉,几个女孩都走了过来,“你也是来参加县试的吗?”

“是。”

几个女孩看向胤礽,“这是你的哥哥吗?”

黛玉抿嘴笑了笑,“我的夫君。”

几个女孩都有些惊讶,“你们感情真好,我有个朋友文采可好了,可他夫君就是不让她参加,真是小心眼,你夫君还亲自送你过来。有气质有涵养的人就是不一样!”

“我姓李,名为夏寒,今年十四。”

“我姓潘,名为书彤,今年十八。”

黛玉也笑着道,“我姓范,名芷,今年二十二。”

这一帮姑娘里头,黛玉倒成了最大的那一个,众人都有些惊讶,“我以为你和我们一般大呢。”

黛玉一脸的笑意,其实她在宫里看着反而大些,妆容服饰气质不一样,给人的感觉也就不一样。

“姐姐,我们走吧,已经开始检查了。”

黛玉挥了挥手,胤礽也挥了挥手,看着其他人挽着黛玉的手进去才放心离开。因为有女子,所以今年的检查官还加了女检查官,检查的甚至比男子还严格,夹带,贿赂,将永生不得科举,且子孙十年内不可参加科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