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东城第一次拆迁,赔偿款都是政府拟定的,拟定了好几次,最终按照拟定的最高价来拆迁的。”
成煜东知道林秀问这种事情,肯定有原因,于是解释的很详细:“每户按照房子的面积大小,来确定赔房子和赔钱舊獨。”
“拆迁的村子是个从民国时就在的棚户区,住地紧张,人口多,算下来,一户10口人的家庭,大概能分两套房子和一个铺面,不要房子,要钱的话,就是补偿八千块。”
在八十年代,买房子只要两三千块钱,
这确实是补偿的最高价了。
成煜东说完,又问:“你是有啥想法吗?”
“我刚才上厕所的时候,听见刚走的那个招待所员工在和家里人商量,怎么闹事儿,多要补偿款……”林秀说。
成煜东眸光一闪,商机这不就来了吗?
“拆迁的不只这一个村子,别的村,都对拆迁条款没意义。如果他们闹,讨不到好处,还会错过挑选好地段的铺面和房子……”成煜东说。
“那和我们有啥关系?”蔡志鹏还很懵逼的问。
成煜东和林秀对视一眼,得,这个人真不是天生做生意的料。
难怪一直成煜东混,这要不是搭上了成煜东这个顺风车,蔡志鹏这种脑子,这辈子都别想从经商上赚钱。
“他们挑不到好铺面和好房子,咱们可以挑。而且到时候他们挑的最晚,我们手上还有余钱的话,可以压价从他们手上买……”
成煜东还没说完,就被蔡志鹏的打断:“可是咱们为啥不买好地段的铺面和房子?要从他们手上买?”
成煜东耐心的和蔡志鹏解释:“我们不买他们手里的铺面和房子,我们买地。我找人打听清楚了,拆迁这么多个村子,就他们村子还有地没征收完。”
“他们闹事儿要价,肯定要被打压,到时候吃亏后,他们就怕了。我们这时候再去买地,他们就不敢轻易要价了。”
经过成煜东的解释,蔡志鹏才反应过来。
东哥牛皮,从一句闹事多要拆迁款的事情上,就想到了商机。
东哥不赚钱,谁赚钱?
“要么说我谁都不服,就服东哥呢?”蔡志鹏发自内心的夸赞:“东哥的脑子就是好使。”
“这是你嫂子提醒我的。”成煜东表现的很沉稳:“夸你嫂子。”
“嫂子厉害!”蔡志鹏很上道,特别知道夸嫂子厉害,比夸东哥更能让东哥高兴。
但是蔡志鹏对林秀也是心服口服,在刚改革的时候,就支持成煜东做生意。
别人都说林秀嫂子好吃懒做,娇生惯养。
可林秀嫂子那经商天赋不比东哥差,这些年林秀嫂子在背后出谋划策,和东城联手,赚了老些钱。
人人还在奔小康,想当万元户的时候,林秀和成煜东早就存款无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