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眉眼仍然清俊,但他的神态——那种带着野性的,燃着火的眼神——再不是她身边那个亲卫之首了。

林棠不想看到这样的火熄灭。

她也还没确定沈明照的心意能到什么地步。

所以她不急。

沈明照毕竟有军务在身,除了必要的事务交接外,抽不出太多的时间来找林棠。他还有谢淮缠着,越发分身乏术,正好给了林棠思考的空间。

贝海纺织厂在薛宝钗的领导下无任何问题,正在稳步发展,如无意外,金泉织造局的郎中之位必然是她的了。棉花增产也非一时之功。而等一切稳定,离开西北去江南至少还要两年。林棠手头的事少了,便又开始琢磨起了蒸汽机。

亲身见识过新式火·器在战场上的威力,见过碎肉横飞,一片焦土,林棠对一切能改变这个世界的事物都更加小心。她还没有想好是否要拿出蒸汽机,如果要拿出来,是在什么时候,所以她对蒸汽机的研制也并不急,只每日拿出一两个小时在这事上,余下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各国外语——对她来说这时代的外语和几百年后的简直是两种语言——准备翻译国外著作上。

西方早已开始了对自然和科学的探索,大周的孩子们却还在从小学习千百年前的“圣贤书”,对简单的数理常识几乎一无所知。武器的强大只是一时的,让国民从下而上愿意开阔视野,探索未知领域,不断创新,才是让国家一直强盛的根本。

虽说林棠还不知道在大周现在的体制下,该如何鼓励国民去探索科学,但先翻译引进别国著作总是没错的。

就是外语都好难学……

空闲的时候,林棠会带谢淮去棉花田里,带他亲手灌溉、除草,会带他去纺织厂看女工们工作,让他亲自感受在工厂工作一整天后身体上的酸痛和精神上的疲乏。她希望这个生于侯门公府之家的,几乎是她亲手带出来的孩子能了解广大底层百姓在如何努力又辛苦的生活,也希望他能发自内心的尊重女性,知道男女同为“人”,便应生而平等,不分高低贵贱。

转眼入了七月。

七月初七是林棠的生辰,因去岁在京中大办了及冠礼,又非整生日,林棠早早与沈明照、薛宝钗和贝海总兵等说好她无意大办,也不必费心多送生辰礼,简单过去便是了。

贝海府是战后新修的城,城内百姓不算多,民房简朴,连总兵、指挥使的居住条件都很一般。将士们守边辛苦,在这样朴素的地方,林棠也不想独自显出什么尊贵来。

她连身上穿的衣服都力求简洁,不带半点金丝银绣。

看谢淮一点儿不抱怨,乖乖的穿着素面衣裳,沈明照没时间让他缠的时候,他很快就和贝海将士们打成一片,林棠越发觉得他似乎生来就属于军中。

因贝海府常有敌情,为防细作,进出城内的所有信件货物都要经宁西军查验,林棠也不搞特殊。

不过她在宁西军中极有人望,每逢她的信件东西到了,都是将士们抢着给她送来。这次林黛玉和颜明哲送给她的生辰礼和信便是由沈明照“顺路”带来的。

林黛玉两封信是给林棠和薛宝钗的,颜明哲也有两封,一封也是给林棠,另一封便是给谢淮的。

谢淮接过他的信,先不急着看,伸脖子想看颜明哲给林棠写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