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即刻便带了两个婆子去收拾袭人的东西,贾母又令把花自芳两口子请过来,又命告诉王太太。

王太太素喜袭人懂得大道理,能劝贾瑛读书上进,与别的丫头只会哄贾瑛高兴不同,也因此早早瞒着贾母提了她的分例,许诺她将来给贾瑛做妾。

但时移世易,如今的贾瑛不必人劝也格外勤勉,而贾家又比不得从前了。贾瑛若要结亲,人家先见了他屋里有袭人这么一个情分深厚的侍妾在,便是本想把女儿嫁到贾家,也要多思量一回。因此袭人对王太太来说不比从前有用,反还成了碍事的。

只是袭人乃贾母发话命留下的,王太太自知有罪,在家中已是没脸,并不好驳回贾母之意。今既是贾母命袭人出去,她如何不肯?

她不但十分愿意,满口称是,还从自己的体己里取出五十两,送给袭人做陪嫁,直说这些年辛苦袭人了。

贾母对王太太的举动甚为满意,自家也拿了一百两给袭人。

贾瑛又真把贾母王太太素日补贴他的金银全拿出来,并从这段时日他与北静王出门,官中拨给他的五百两里拿出二百,一共三百余两,一并给了袭人。

袭人本不肯受,贾瑛定要她收,她只得含泪收了。

待花自芳两口子来,听得贾家要把袭人放出去发嫁,喜不自禁。又见贾家足赏了袭人四五百金银,并许多衣料首饰,花自芳更是心中感恩。

但他并不肯受贾家的银钱,只道:“老太太、太太和二爷开恩,许我妹子出来,连身价银子也不要,已是天大的恩典。这几年承蒙贵府上关照,我家里也算过得去了,若再受贵府上的银钱,实在叫我心中有愧。”

贾母笑道:“这并不为你。是袭人这孩子着实好,这些年忠心服侍我,这就算我给她的嫁妆。你给她找好了人家,还得来告诉我,若是不好,我也不依的。”

得了此话,花自芳更是喜之不尽。有荣国公夫人做保,便是妹子从前跟过宝二爷,也不算什么缺处了。

他便和他媳妇把袭人领回去,自去找人家不提。

袭人去了,贾瑛不但心中怅然若失,没了袭人无微不至的照料,他也不舒服了好几日,方才渐渐适应。

贾母本要派一个大丫头再去服侍他,被他婉拒,笑道:“琮儿环儿他们都没有,我是做大哥做叔叔的,怎好只我有,倒叫人说叔叔不如侄儿了。袭人走之前很是叫了焙茗两日,有他们就够了。”贾母也只得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