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书怎么写,就不是林棠这个文化水平低下的武人……能参与的了,自有礼部和翰林院一同参详。
大臣们都出了宫,皇上又看了一遍案上渤海的国书,思索良久。
他问:“清宁侯上次入宫见皇后是什么时候?”
“就是昨日?”他又问,“那她在凤藻宫呆了多久,还去了什么地方?”
太监们恭恭敬敬的答道:“清宁侯、清文县君和往常入宫一样,在凤藻宫坐了两刻钟,便去长宁宫拜见了太妃娘娘,也坐了两刻钟,又去见了几位公主,公主们留清宁侯姐妹用了午膳。清宁侯姐妹于午膳后出宫。”
皇上没有再问下去,吩咐了密探几句,便道:“去凤藻宫。”
“起驾凤藻宫——”太监的声音在太极殿外传得悠长。
渤海国送来国书的消息还只在小范围内流传,并没传到后宫。
皇上来的时候,谢云雁正拿着一本册子,在和大公主齐承柔讲她驸马的备选都有谁,家世如何年岁几何,又都是什么样的人。
被连着两次国孝耽误了两年,齐承柔已经十九岁,就算在皇家也是该出宫开府成婚的年纪了,可她的驸马还没有着落,由不得谢云雁不替她着急,连给齐承坚选秀的事都且靠后。
皇上的女儿自然不怕嫁不出去,可这婚配也讲究个顺心遂意。京中凡条件好些的男女,除非是读书极好,估摸着二十出头甚至不到二十就能得中举人进士的男子不怕耽误几年,等考中了再结亲更好,无不是早则十一二岁,晚十六七岁都定了亲。
齐承柔今年十九,谢云雁手上册子里的男子大多是十六七八岁,只有一二个十九、二十的,还差不太多。再耽误一二年,公主和驸马年岁差得太多,也怕日子过得不顺,白委屈了公主。
谢云雁急着给她操办,吴贵妃到底是亲娘,自然也盼着齐承柔能选到一好驸马,她日子过得好了,也好帮扶齐承定和齐承婉。
又因齐承定和齐承坚同岁,都已十六了,也该选妃,出国孝还没半个月,吴贵妃已不知往凤藻宫孝敬了多少东西,什么亲手做的鞋,亲手抄的佛经,亲手制的点心,再有什么吴家送进来的绸缎、首饰、摆设,“她觉得只有皇后娘娘才配得上”,也都巴巴的送过来,只求谢云雁能精心给齐承柔齐承定择婚事。
她虽有心想自己给儿女挑,可……谁让六宫的大权都在皇后娘娘手里,皇上半点儿都不许她沾呢。
隐约听见外头有动静,谢云雁本以为又是吴贵妃送什么东西来了。
她抬头要问人,见齐承柔一脸的尴尬,忙笑道:“你母妃也是心疼你,这有什么。”
谢云雁才要命请吴贵妃进来,可再一听,来的人颇多,又不似吴贵妃的排场,倒似是皇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