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房内,林黛玉忍着泪,看了几遍林如海的信。
她把这里的事,老太太,宝玉,舅舅舅母们,姐妹们,还有青鹭姐姐紫鹃姐姐都如数告诉爹爹,好让爹爹放心。
爹爹也只说他在家里一切都好,每每都问她有什么缺的少的,让她孝顺老太太,同姊妹们好生相处,让她善待这里的下人们,只是不提宝玉,偶然问一二句宝玉搬出去了没有,别的再无话。
爹爹的意思她明白,她早就明白男女不同,宝玉不该住在里头,也知道宝玉不务正业本不应该。
青鹭姐姐不敢明着说,她也知道青鹭姐姐和爹爹想的一样。
可宝玉待她极好,总是想着她,让着她,她心里和宝玉越来越近,比姐妹们都亲近。
但……这是不应该的。
薛家姐姐要来,宝玉高兴多一位姐妹作伴,其实这和宝玉无干,该是她为这高兴。
她怎么能因为薛家姐姐要来和宝玉闹脾气?
上次爹爹送来的珍珠手串还有两串,姐妹们都有了,等薛家姐姐来了,也送她一串罢。
林黛玉想着,把信都收好放回去,从匣子里找出手串戴上。
阳光透过窗纸照在大颗的珍珠上,折射出一室珠光。
入了秋,薛家合家到了。王子腾正巧升了九省统制,出京查边,贾母贾政都留薛家,薛姨妈便带薛蟠薛宝钗在荣国公府梨香院安顿下来。
薛宝钗将要十三岁,生得品格端方,容貌丰美[注2],待人和善,自小被其父亲身教养,读得上千本书在腹内,自有气度。
林黛玉虽还别扭着,但同薛宝钗相处了几日,心中也愿意亲近,想着林如海的信,她也忍住不因贾宝玉对薛宝钗热络生气。
因荣国公府的先生今年又辞了馆,贾环贾琮贾兰都去家塾上学,只贾宝玉不去。他和薛宝钗不住在一处,也一两日就要去一次。
林黛玉看贾宝玉当年对她是那样,薛宝钗来了,贾宝玉的热乎劲儿不比当年对她差多少。虽碍着林如海,她面上不说什么,心里难受了一两个月,对贾宝玉便有些淡了,反同三春和薛宝钗更亲近。贾宝玉还浑然不觉。
林黛玉同薛宝钗处得不错,林棠跟着往梨香院来,总遇见香菱,便问她家乡年岁父母等语。
同原书一样,被拐子拐走了七八年,这些香菱全都不记得了。但林棠也不是非要问出什么。
一日,林棠又找香菱说话,紫鹃便道:“你倒同她亲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