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页

返程比来时要快。

赶在东北的夏末,离中秋还有二十天,时隔快一年,宁安华重新见到了林如海和蓁蓁。

小孩子一年变一个样。似乎眨眼长大了许多的蓁蓁在看到她时,却还是瞬间瘪起嘴,眼泪成串落下。

妹妹哭了,本来还在强忍泪意的松儿也哭了出来。

林黛玉想到去时还和小姨、妙玉、卢夫人、霄霄一处,大家说说笑笑,何等热闹,如今小姨妙玉都出阁了,卢夫人霄霄也不知回不回来,家中人口渐少,也不觉心酸难忍。

孩子们哭成一团,宁安华原本还有些感慨,也只能忙和林如海先哄孩子。

等把孩子们都哄好了,夜色已深。他们也不必款叙什么离愁别意。

成婚十一年,他们还对彼此的身体充满热情。

……

今年的中秋宴比去年少了好几个人。但宁安华惯例会让檀衣、宁潇等女官和属官一起入席,是以也并不显得寥落。

圆月高悬,林如海抿一口酒,忽道:“会试最后一场了。”

众人都知他说得是谁,都或看、或瞄向林黛玉。

宁安华笑问:“那你是盼着人中呢,还是不中?”

第135章 暗涌

不管林如海内心如何, 江明越得中顺天府第十的消息,还是和江家的年礼一起北上,到了东北总督府里。

年才十九的乡试第十, 虽比宁安硕当年逊色了些,但也绝对是能称得上一句“年少英才”的好成绩了。

宁安华亲自接待了江公府的大管家。

江家特派大管家夫妻过来, 也是为了郑重向林家求问具体婚期, 江家好做安排。

具体的日子林如海还没决定好。左右江公府的管家会在辽东府留几日,寒暄完毕, 宁安华便请他们先下去歇息。

她看了看左右, 决定这个话题还是她自己去找林如海说。

所谓“吉日”, 年年都有几十个,极好的日子也能挑出三四个。所以,让林如海做不出决定的不是具体的日期, 而是在什么时间段送林黛玉回京备嫁。

“一应准备都提早做好了,现在说要走,三日内就能上路。”近几年, 宁安华难得能看到在她面前林如海有这般严肃的神情了,不由更加放缓语速, “但我还想留玉儿在家里过完年。那若年后不趁还没化冻赶紧回去, 便只能等到四五月再上路,婚期只能定在秋天了。”

她详说了几点两个选择的利弊:“年后便走, 抵京约是三月。明越没中就罢了,若他得中,三月会试放榜,四月殿试, 还有各处官员升调,至少要等到五月才能办婚事。且夏日天热, 成婚礼节繁琐,难免多受些罪。但若化冻再走,路上便是最热的时候,更遭罪。”

其实她知道,不必她说这些,林如海也都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