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页

说着,他和另一个抬了水就要走。

掌厨娘子吩咐了人几句,回身又忙拦住他问:“怎么硕老爷的人不和你们一起来?虽然他是老爷,才来头一天,就使唤上你们了?”

锄红笑道:“娘别乱说。硕老爷昨儿喝多了,现下还没起。我们二爷也喝多了,昨儿回去倒头就睡了,我叫了好半日。等我们抬了水回去,大约二爷就把硕老爷叫起来了。”

掌厨娘子笑道:“我说呢,都说他是知礼的,又叫‘老爷’,我都忘了他还是个小孩子了。”

锄红来不及再与他娘多说,急匆匆往回走。

五更一过,角门开了,送夜香的一出去,白三便带了两个人,先假做无事,不慌不忙地出了门,拐过转角,立刻快步去找大夫。

偌大的宁氏祖宅在他们身后,一间接一间院落地苏醒了。

宁家在前朝颇出过几位尚书侍郎,在本朝也曾有一位太爷官至巡抚。

虽说宁家人本朝在官运上似乎总是差了那么一口气儿,代代都有几个举人进士,却没有一个能位极人臣的人物,族运却还不错。

前朝末帝暴虐无道,引得天下豪杰起义。开国皇帝打天下时,大军到了保定附近,时任前朝直隶巡抚的韩大人直接举城而献,归降了本朝。

韩大人得了锦乡伯之爵[注1],保定城内的世族百姓也免于战火侵扰,虽少不了损失些银钱粮食布帛,却得以保全了家人、土地和房舍。

宁家的祖宅和族人自然也完好无损地经历了朝代更迭。

历经两朝,宁家同出一祖的这一支除去几家在外为官的,余下二十余家分关系远近,都住在祖宅内或围绕在祖宅附近居住。

而宁氏祖宅经过不断修扩,已是一所东西四跨,前后共有八进的大宅,房舍规制不敢逾矩,占地却与公侯府邸相差不多。

宅中连花园都有两处。一处大些,名为“止园”,位于祖宅东南,是族中老少爷们日常相聚饮酒论文或招待来客之所。一处只有止园的一半大小,只叫“西花园”,家下人都混着叫“小姐园”,是给内宅的太太和小姐们日常消遣游戏散心的。

宁家现任族长就住在祖宅正中、止园以西的一间大院内。院内正房五间,门外匾额上三个大字,“齐身堂”。

天边泛起一点微亮,族长在院中打过一套八段锦,直身收势,接过老仆递来的棉巾擦了汗,又面朝东方吐息一番:“这一月,都留安硕在我这里用饭,告诉家下人,谁也不能怠慢了。”

老仆笑道:“太爷安心,他们都知道。”

族长闭目吐气:“下人知道,老八就难说了。”

老仆笑道:“八太爷也都四十过半的人了,总不至于还和小时候一样赌气。”

族长轻嗤一声,不置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