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页

看他比她想象中最认真的情况还要在意,宁安华不禁好奇:“其实,梦中之事如何做得准, 或许只是我胡思乱想才有此梦,未必就预示着什么。”

林如海笑道:“我知道妹妹不是轻率的人。若不是心中有七八分疑虑, 妹妹也不会当一件正经事和我说了。再有, 我想到一事……”

“想到什么?”宁安华问。

林如海稍作犹豫,说:“是玉儿三岁那年春天——那时候妹妹还没来。她才过完生日, 因有几日倒春寒,又病了。家里忙乱了几日。忽一日,有一个癞头和尚过来,说了一篇话, 我本以为是无稽之谈,现在细想, 或许真有些道理。”[注1]

宁安华一怔:“是什么‘玉儿若要好时,不许见哭声,也不许见一个外姓亲友’的话?”[注2]

她才到林家那几个月,是隐约听过几句。

因她知道原著里也有这事,便没太在意。

难道这一世,这话里还有她的事?

林如海笑道:“原来妹妹知道。”

宁安华笑道:“只怕我知道得不全,表哥再和我说一遍罢。”

林如海便道:“和尚说,不许玉儿见一个外姓亲友,只可见自家父母,或是与林家血脉相连的人,方可平安了此一世。”

他说完,不禁细想,如果妹妹所梦为真,他因此改变行事,若能成功,自然是妹妹救了他,且也是帮了玉儿。

如此,即便信了和尚的话,也并不代表抹去了妹妹为玉儿做的一切。

若依和尚所说,玉儿不该见外姓亲友,贾家又正与林家并无血缘,他说玉儿不可平安一世,是指玉儿会在贾家遭受什么,还是指贾家终会一败,不能再庇护玉儿?

连玉儿尚不能在贾家平安,何况妹妹。

宁安华也陷入沉思。

原著里的剧情,她还能记清的部分不多。这一僧一道共出现过几回,她更是说不清楚。

但她还有个模糊的印象。那就是他们每次出现,不是想方设法要“度化”人出家,就是拿个什么宝贝要救谁。[注3]

听林如海的转述,癞头和尚对她的出现似乎没有恶意。

而他要做的事,目的又不是伤天害理,可以说是为国为民。

她要救他,和尚道士大概没有理由阻拦?

她不喜欢这种“冥冥之中自有天定”的感觉。但她也的确已经让剧情发生了些许偏移。

她会帮他祛除身上的诅咒,至于毒,她确实了解不深,或许要借助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