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遗憾地告知各位,虽然我们也非常想和大家一起劳动,一起分享收获,一起渡过难关。但是如大家所见,目前我们的土地只有这么大的面积,产量也是远远不够为诸位提供充足、稳定的粮食来源。”
道理没问题,大家也都能理解,只好安静下来陷入沉思。
本来只是想着招募有缘分看见广告单的同学入社,先来一次小型的测试版合作社。没想到留言板的广告效应竟然这么广泛,人数大大超出了预期。
人人都想帮忙劳作,可是操场面积大小的土地上产出的蔬菜,平均分给这么多人,估计也就够每个宿舍炒几盘小菜,更别说是靠这些过冬了。
半晌后,人群中突然传来声音:
“没关系,书记同志!我们现在迫切需要的不是眼前的食物,而是长久的组织啊!”
此话一出,如同石子扔进水潭,随之响起了热烈的讨论声。
“嗯,这话倒是没有错。”陆朝南懒懒托腮观察着人群,“虽然听起来未免太入戏了。”
苏梓临眼神一动。
“就是就是,不是怕现在没有吃的,而是怕以后没有吃的。”
“本来也没想着要靠这个分多少粮食,但是咱们学校现在就剩这么点儿人了,想要活下去,肯定得一起啊!”
“说真的,好久都没见到我们学校有这么多人了。”
“就应该趁这个机会,大家一起想想以后该怎么办,城市自身难保,救援队根本就不会来的。”
“早就该这样来一次校内会议了,每天缩在宿舍迟早要出事!”
确实,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缺少领头羊的松散人类往往最容易被打败。更何况是现在这样的特殊时期,偌大一个空旷校园,近百来号大学生,即使是各自的力量再强大,但是没有一个坚定而明确的组织,想要抵挡未来可能遭遇的种种变故,是远远不够的。
食物和水,再少都可以想办法。
基建,再薄弱也可以修。
哪怕某一天丧尸围校,也可以齐心协力共同抵御。
而这一切的大前提就是——
团结。
现在的铜江艺术大学,恰恰缺少这样一个可以把大家拧成一股绳的组织。
此刻就是最好的契机。
木已成舟,对未来的担忧和对存活的向往,糅合而成的情绪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
从留言板就可以看出,大家都迫切地想要拥有一个校内组织,也急需一个校内组织。但是长久的松散和自危,让这个想法根本无法实现。
但是现在,歪打正着,一切因素莫名其妙地就水到渠成了。
“安静!同志们请安静!”沈未挥锄头道。
陈访桐递给她一把镰刀:“你缺了这个。”
苏梓临抿抿嘴,看向同学们的面孔。
大部分都是陌生的,也有一些打过照面。彼此相同的,则是眼神里的忧心与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