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林在一旁看着贾琏和自家师兄,他发现,怀瑜真的很在意师兄的看法,不管做什么事儿,只要得到了师兄的夸奖和承认,怀瑜就能高兴一整天。
“大哥,接下来我们要做什么?”贾琏问道。
“随我一同去往黔中”贾瑚道。
“好”完全没有退缩,脸上露出高兴的表情,突然他想到了什么,问道:“大哥,那华林书院那里派了学子来赈灾怎么办?我们都走了,不就接不到他们了吗?”
“我给长沙府知府说一声,留一封信给他们,等华林书院的学子过来后,让长沙府知府先留他们住几天,我们再派人过来接他们”贾瑚道。
贾琏觉得挺好的,现在时间紧张,华林书院离长沙府也不近,他们也不能为华林书院的学生耽搁赈灾。
华林书院的院长收到了贾琏送过来的信件,心中大喜,连忙将两个副院长和授课的各个先生给叫了过来,商量去黔中赈灾者的人选。
“自然得我们举人班的,再过三年便是下一届会试,我们举人班的人去才更合适。”
“我们秀才班的也有优秀的学子,他们考了举人便直接去参与会试的考试,凭什么都选择举人班的,我们秀才班的优秀学子也不遑多让。”
为了十个名额,先生们都争了起来,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考试策论是极为重要的一门课程,这些学生们一直都生活在书院,虽然学问不错,终究是纸上谈兵,即使朝廷的邸报下来了他们学院都会组织学生学习,可也只是泛泛之谈。
这次去赈灾,能让他们真实的了解民生,更重要的一点,这次赈灾的大臣是礼部侍郎,如若好运得到礼部侍郎的指点,下一次科举,他们就更稳了一些,而且在关键名次上,人家礼部侍郎的一句话,就有可能影响最终的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