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页

清晨,保护区管理站的巡视人员很快就发现了沙滩上被翻过沙土的痕迹,经验丰富的他们很快就判断是有海龟上岸产卵了,而且不是一直定居在附近海域的海龟,而是新的海龟!

因为定居在附近的海龟早前就产了一批卵,现在还没到产下第二批卵的时间,而且这里有五个坑,初步判断新来了五只雌海龟,就是还未确定到底是什么品种。

负责海龟科研究工作的龙峰兴奋极了,去年行舟岛并没有新的海龟来产卵,他还以为是定居在这里的海龟与众不同的生活习性影响了别的海龟,但没想到今年会有新的“客人”到访。

他刚派出船来追踪这五只海龟的踪迹,就有人告诉他说:“龙站,确定了是新的海龟,而且是四只红海龟、一只玳瑁!”

“你今天不是在休假吗,怎么知道的?”龙峰疑惑,他还没有把龟蛋掏出来检查呢!

趁着休假预约了海洋生态走廊游览资格的工作人员:“那个……它们就在海里活动,我在‘生态走廊’看到了。”

不只是他看到了,此时在走廊里的游客都看到了,好几只海龟就在走廊的周围活动,其中一只游走在珊瑚礁中,逮着海绵和海葵就啃。

游客分不清楚海龟的品种,略好奇为什么有的海龟在吃海草,有的海龟却去追逐水母。

好在走廊的显示屏能给予他们答案,通过检索,游客们又涨了不少知识:

“原来这是玳瑁,玳瑁的主要食物是海绵和海葵。”

“正在吃鱼的应该是红海龟?”

“这是最近才出现的海龟吧?展馆还没有更新它们的资料呢!”

“哇,好多幼龟!”

这时,人群中有了个不同的声音:“你们关注的重点怎么都在海龟啊?只有我觉得走廊大了不少嘛?”

旁边的人回答:“我们第一次来,不知道这儿之前是什么样的。”

这名发现了海洋生态走廊扩张了的游客:“……”

确实,要不是他来过,又仔细地游览过这里,或许也发现不了。

原本的海洋生态走廊呈现“t”字型,左右两端是个半球形的空间,而现在成了“十”字型,也就是说,中间的走廊向外延长了40米左右。

而且它是随着海底的地形逐级向下的,越往下,光线越少,但是视觉效果却越像在看特效,因为海里有发光的生物,它跟潜水点海底的那种成片的发光效果不一样,它是呈星状分布在海洋中的,疏密有致,刚好能让人看清楚海里的大部分情况。

他录了段视频发到了网上,并且说:“原来我不是深海恐惧症,我只是怕黑,像这样的海,哪怕身处海底万里我也不会害怕。”

网友们纷纷惊叹:“这真的不是特效吗?”

他回复:“不是哟,旁边是潜水点,还能看到潜水员呢!”

还附上一张之前在走廊里拍摄到的一张图片。图片里是一位专业的深潜运动员在距离走廊七八米处的地方潜水,他的旁边是一刻也待不住、被投诉了好几次的皮皮,皮皮生怕他出什么意外,每当他下潜超过二十米,就会把他给顶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