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页

禁渔区的运营成本虽然只要100元,但它的用海性质不同,如果单纯是处理污染,这么大片海域,成本至少得翻20倍。

一年下来,治理污染、修复海洋生态环境的成本就得12775万元,并且往后每年都得花这么多,如果污染问题更加严重,成本只会增多不会减少。

所有人都沉默了。

一家大型工厂使用废气和废水处理污染设备得三百万元,运行设备每年还得额外多一百万支出。

本想这四百万治污成本已经算高了,没想到行舟岛是真的壕,一年投入了一千两百多万元用于治理海洋污染!

这还没把岛上的那些项目的“治污”成本算进去,全部算进去又不止这个数了。

大家这时候才知道李瑶林到底有多财大气粗。

“我斥巨资治理海洋污染、修复生态环境、发展旅游业、提高油市的滨海旅游品牌形象,成果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这时候在行舟岛附近建污染大的工厂,这不太合理吧?”李瑶林说。

相关部门的领导面面相觑,今年油市治污的先进企业非行舟岛莫属了,作为治污典范,她的意见不能忽视。

最后不仅是李瑶林、文华集团,连附近的村民与楼盘的开发商都出来反对在附近建厂。

莲头港的另一边就是宝仁湾,很多养殖户,谁知道这个生产氢电池的产业园排出来的污水会不会导致他们的水产出现各种问题?

而莲头港离几大地产开发商的楼盘也就三四公里,只要楼盘位于下风口,那排放出来的废气就会影响住户。

反对的意见很多,但这个产业规划又是去年四月就完成的,油市绝不可能放弃该产业,所以只能让能源集团另外择址了。

……

浪漫海屋公司虽然阻断了文华集团开发莲头港的进程,也吓退了行舟岛,——他们认为行舟岛没有跟文华集团合作是体会到了被排挤的滋味,害怕和退缩了。——但氢能源产业园没能在莲头港落址还是十分令人遗憾的,因为没有工厂入驻的话,架海随时都能被别的旅游公司开发成景点跟他们的景区竞争。

很快,他们又收到了一个行舟岛放出的消息。

“行舟岛斥资两千多万修建海底酒店?开什么玩笑,海底酒店是那么容易修建的吗?李瑶林只是想放出一个概念来圈钱吧!”于帆气急败坏地说。

先放出风声提高股价或者先造势再动工基本是很多行业约定俗成的规则,比如浪漫海屋的集团公司在拍下那200亩地前两年,就已经放出了风声,启动了动工仪式,实际上并没有任何进展,直到去年年底才把地拍到手。

至今该项目仍未动工则是因资金还没到位,所以他们担心文华集团跟行舟岛联手开发架海,会抢在他们前面,届时他们就又落后于人了,才会这么着急地要对付文华集团和行舟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