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打开行舟岛的地图,决定把原来的码头拓宽,再在旁边加建一个离岛的码头,这样一来,以后哪怕同时有船进岛和离岛,也不怕两船相撞这种事发生了。
至于售票和检票窗口,移到对面的码头去确实比较方便,只是这样一来,又少不得要租码头,还得报审批。
说实话,她还是有些舍不得这个夏日风情大门的呢!
不管怎么样,码头还是该先扩建了。
李瑶林在app上规划建设码头,升级改造原码头得五十万造价,另建一条码头则视泊位来定价。
李瑶林:“……”
修建码头原来这么贵的吗?
她问齐经理,后者也不太懂,但他打电话问了一下朋友,说:“我们现在的码头能停两艘客船、两艘游艇。新建码头的话,一个客船泊位大概要二十万、游艇泊位造价可以低一些。升级改造的难度也不小,造价也不会比这个价格低。”
李瑶林扶额,贵就贵吧,这些都是必须花的钱啊!
她把在对岸租新码头的事交给齐经理去办,自己则在app上进行新建码头的操作。
码头要先新建再升级改造原码头,这样一来,避免原码头在升级期间无法使用,导致游客没法登岛、离岛。
新码头长四十米,宽四米,有两个泊位,造价四十万,折后三十六万。
李瑶林捂住了钱包,再次感慨:“钱不禁花啊!”
……
网上的舆论仍在发酵,到了《出发·我们的旅行》九月刊发行的日子,杂志社依旧以行舟岛为封面,而且紧跟时事,用会发光的海底珊瑚吸引读者的眼球。
不出所料,蹭了这波热度后,杂志再次卖脱销了。
看到《出发·我们的旅行》的成功案例,很多旅游杂志纷纷向行舟岛抛出免费帮忙宣传的橄榄枝,要求就是行舟岛岛主接受他们的采访。
不仅是杂志,省电视台、报社的采访组也来了,各大视频网站的旅游博主也都把下一期视频的主题选为行舟岛。
行舟岛的服务热线都被打爆,两个客服接电话都接不过来,说得口干舌燥,齐经理为此自掏腰包给她们准备了润喉糖。
有了运营部经理后,接受采访这种事就不必李瑶林亲自出面了。涉及运营的事可以采访齐经理,需要形象代言人,就推出林绮桐这位网红。
林绮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