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内森和史密斯、阿尔伯发现了限制内切酶的在分子遗传中的作用,为基因工程奠定了基础。伯格在70年代初发现了人工重组dna技术,开创了基因工程的时代。桑格于70年代发明了dna碱基测序方法,这项技术的深远影响在20世纪末人体基因组计划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基因工程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创造出了自然界从来没有过的生命。转基因动物,转基因鱼,转基因植物。
1996年7月5日克隆出一只基因结构与供体完全相同的小羊“多利”(dolly),“多莉”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的生命的诞生没有精子的参与。研究人员先将一个绵羊卵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吸出去,使其变成空壳,然后从一只6岁的母羊身上取出一个乳腺细胞,将其中的遗传物质注入卵细胞空壳中。这样就得到了一个含有新的遗传物质但却没有受过精的卵细胞。这一经过改造的卵细胞分裂、增殖形成胚胎,再被植入另一只母羊子宫内,随着母羊的成功分娩,“多利”来到了世界。随后,胚胎和成年期干细胞、克隆技术、器官再造等技术先后取得突破。
现在轮到人类自身了。1988年美国政府投资30亿美元,测定人体23对染色体由3x109核苷酸组成的全部dna序列,这就是人体基因组计划。我国、英、法等国家斥巨资和人力加入,于2000年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在人类基因组计划中,还包括对五种生物基因组的研究:大肠杆菌、酵母、线虫、果蝇和小鼠,称之为人类的五种“模式生物”。2001年公布了人类基因组图谱及初步分析结果。
20世纪,生物学深受物质科学的影响,从描述阶段走向实验阶段,从定性研究走向定量研究,从对生物个体和细胞水平的研究走向对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关系的研究,直接深入到生命的本质。这一深刻的变化使新的生命科学不断涌现,同时,促进传统学科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生物学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中日益显示出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的讲述,我能看到田华,他的脸色从疯狂转向兴奋,再转向失望,最后是一片死灰,他的眼睛也不再明亮,而是空洞,虚无。
第六十五章 这才是我的世界
田华无力地望向徐教导员:“他说的都是真的吗?”徐教导员点了点头:“我不知道生物学的发展情况,但我知道克隆羊‘多利’,知道人体基因组计划都是真的。”
他猛的抬起头,想抓住最后一根稻草:“我还有长生不老药,研究成功后回去献给新领袖,他老人家会赦免我的,我还是忠于他们的。”
陈头直直地看着他:“田处长,不管你以前有多大错,历史已经翻了过去,生老病死就如花开花落一样,是自然规律,不管是谁都逃不过的。赦免是法院的事,现在我们国家已经是法治国家,不管什么事,请你相信都会有一个公正的处理结果。”
“公正,呵呵。”田华满脸是讥讽的笑:“什么叫公正,我们这种人跟别人过公正的机会吗?我把陈益元教授从山崖上推下去时给过他公正的机会吗?我没有。我把我的老师挂上牌子,打断他的肋骨时我给过他公正的机会吗?我没有,我没有啊。他们的家人为什么会给我公正的机会。”
他整个身子靠在墙壁上,满是大汗,身体象风中的落叶不停地颤抖。我们都没说话,在那个疯狂的年代,我还小,还没有体会它的疯狂,但很多长辈告诉我在那个疯狂的年代,夫妻反目,父子成仇,无数优秀的文化典籍被付之一炬,大量国家文物遭受洗劫,许多知识分子、民主人士和干部遭到批斗。人和人之间的温情、亲情、爱情等弥足珍贵的东西被极端利己、个人主义代替。
这个田华是个科学天才,但同时也是个思想的傀儡。在当时他曾经做出了许多让我们现在人无法理解的疯狂举动。在这30年里,不知道他是不是心里曾充满愧疚。
陈头注视着田华,眼神很复杂。既有气愤也有怜悯,在那个时代,每个人都只不这是历史的玩物,只不过是一个棋子。
“我真的能研究出长生不老药的,给我一年时间,不半年时间。”田华几步走到陈头面前,象是在肯求,也象是在说服自己。
“不,没时间了。”门外传来路处长的声音:“老田,这地下温泉的水温这两天疾升,地震的频率也增加了许多,气体含硫量也在快速升高,这些征兆你不会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