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页

“一次性撕咬,简单的说就是一口两断。”骆中校说;

“不可能,那需要多大的嘴,多大的咬合力。”我立即表达了异议,大家把目光转向我。“为什么说不可能?”骆中校对我打断并且质疑他显然有些不满,尽量控制自己的语调平稳一些。

“我是学生物的,现存的生物中根本没有可能把人一咬两断的,大白鲨都做不到,何况是内陆水生动物。”

看着大家质疑的目光,我发挥自己的生物学专长,希望挽回自己在美女面前失去的尊严。

“现在世界上咬合力最大的动物是尼罗鳄,成年的尼罗鳄咬合力最大的部位是在口的后侧,相当于臼齿的地方,而测得的结果是惊人的2500lbs,超过一吨的咬合力(1134kg)。但就是此,由于没有牙根,其撕裂的功能相当有限,要把人一口两断,一是要有锋利的犬齿,二是要有大于2500kg的咬合力,而生物学中的生物,咬合力都是从内臼齿到外犬齿递减,在现在的动物中,非洲雄狮的691lbs,成年的可以达到1000lbs,但也只有450kg。”一开始我还有些胆怯,但涉及到生物领域,我就思路清晰,侃侃而谈。

“而且,死者身材魁梧,腰的直径超过25公分以上,如果是一口咬断,那动物需要多大的口,多大的头颅,又要有多大的身体?如果真的有,它需要多少食物来维持生命,又有多少个体来维持群体存续。我认为板桥水库现有水域面积很难维持,而且板桥水库建立于1951年,再此以前是农田,原有的水潭是不能维持大型生命体的存在的。”

“那你怎么看75年时水库职工和许多人的现场目击。”陈头依然慢条斯理,从脸上看不到喜怒哀乐。

“我不知道,但很有可能是臆想或是精神紧张时的错觉,那不是我的研究领域。”

“那不是错觉,我们对每个人都做过深度催眠的。”林哥轻声接道。

陈头和骆中校交换了个眼神,向清秀模样的仙女招了招手。“小苏,播放吧。”

雪白的墙壁上,显出绝密的字样。

“以下内容,大家不要记录,同时也是对几位新人加入的欢迎。”骆中校永远是沉稳厚重,严肃端正。

墙壁上的幻灯,快速变幻着照片,那是洪水退去后的照片,由于当时条件和保存所限,照片并不是很清,多为黑白色,但就如此,也足以震撼人心。

“这是在75年8月底,洪水灾害后,原武汉军区20军某部在抢险时拍的照片,地点分布在从京广线洪河涵洞到安徽泄洪区,从照片来看,一共是四个不同个体,应该水退的比较快,搁浅在那里而死。”

我努力睁大自己的眼睛,但那照片实在模糊,只能看到是一个庞然大物,被杂物掩没。

苏仙女接着介绍,声音优美而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