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页

盗墓之王[校对版] 飞天 1479 字 2023-04-04

“第二座阿房宫”一直是苏伦孜孜不倦探索的目标,从李家那本古籍画册所描绘的内容里,也能证明这座大山里藏着某个与秦朝有关的秘密,所有线索关联起来,无怪乎我和顾倾城都在第一时间里将答案指向这一点。

“我看不真切,那些建筑物连绵广阔之极……”

我只能在青色的背景里,看到屋顶上造型古朴的瓦片,某些突起的飞檐尖角上,罗列着巨大的泥马、走兽。

“不可能,不可能……”卫叔陡然扬起手臂,大声叫起来。

“什么?”顾倾城立刻反问。

我扬起双臂,制止他们的交谈,因为亲眼目睹那个世界的是我,而不是其他任何人,所以,任何疑点和答案,都会第一时间浮起在我脑海里。比起卫叔的因循守旧,我更有怀疑一切、解答一切的能力。

“顾小姐,我在怀疑,从我站立的地方到那些建筑物的位置,垂直距离到底是多少?几十米、几百米还是几千米?我现在的感觉,像是到达古城西安之前,从飞机舷窗里俯瞰时看到的情景,至少在几千米的高度,但我刚刚却能看到那些建筑物顶上的某些雕饰、泥马、瓦片,这能证明我在它们上方只有几十米的垂直距离。这一点根本无法解释,除非……除非……”我仰头望着洞顶,终于下决心说出了答案,“除非这个入口本身就是一个潜望镜,无所谓距离的远近,只要调整镜头上的焦距旋钮,就会得到忽远忽近的图像。”

卫叔紧跟着发出“啧啧”的惊叹:“风先生,我要说的,就是这个问题。”

集思广益,众志成城,假如有十个卫叔这样的老江湖作为帮手,想必更能激发我的想象力。

这个“焦距调整”的想法乍听起来有些异想天开,但仔细想想,也很容易理解。人或者动物、交通工具能够做瞬间移动,或者小件的物品也能在外力作用下发生位置的改变,但我视野里观察到的,却是一大片古建筑群,要想挪动它们,难度无异于古人常说的“挟泰山以超北海”,至少在地球人的能力范围内无法做到。

与之相反的,光学仪器可以很轻易地做到这一点,早在二十世纪中期,即使是普通的家用型照相机,也具备调焦功能,可以将观测镜里的图像随意拉近或者推远。

顾倾城“哦”了一声,抬手抚摸着自己的黑发,忽然面露苦笑:“旋钮?如果真的存在这种旋钮,到底冥冥之中,是什么人在不停地扭动它?”

我再次低头看着液体中的世界,那些古建筑的影子又一次远了,犹如焦距调整到远端极限一般。此时的感觉,至少是在五千米的高空俯瞰,建筑物之间的街道,模糊得像是最细的铅笔一般。

“旋钮?”我猛地想到了什么。

旋钮、齿轮,都是近代工业高速发展后产生出来的新事物,之前苏伦一直提到“亚洲齿轮”的不解之谜,我曾对此表示过异议。现在看来,这种忽远忽近的焦距调整,其诡异程度,不亚于传说中可以消弭一切战火的“亚洲齿轮”了。

假如真的有某个齿轮,具备传说中能够带来和平的神奇力量,相信全球那么多反战人士,必将前赴后继地去探索它,直到有一天让这个秘密大白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