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制品总是会给人古色古香、历史悠久的感觉,我看着雕像时,觉得它似乎已经存在了数千年似的,会错误地把它当成货真价实的古董。阳光照在雕像腰间的剑柄上,表面已经被擦得铮亮。
我一时好奇,起身握住剑柄,要把这柄约摸一米半长度的青铜剑拔出来。
江湖传说,古代十大名剑基本都是战国的青铜器时代铸造出来的,锋利程度,已经达到了令后人惊叹再三的地步。
很简单,当历史的车轮从茹毛饮血的类人猿年代,发展进入夏、商、周这三个天下一统的奴隶社会时代,对于冶炼、铸造青铜器的技术,只是基本掌握,根本谈不到娴熟精纯。当时的铸造工具也是简陋之极,只有普通炭火和鼓风用的牛皮袋,要想在高温淬炼下得到削铁如泥的宝剑,万里无一。等于说,铸造一万次宝剑,真正称得上“名剑”的都不一定能出现一柄。
我注意到,剑锷的阴面,有被钢锉处理过的痕迹。那个部位,往往是标明剑的名称的地方。
我用力拔了两下,宝剑纹丝不动,仿佛是跟剑鞘铸成一体了似的。
这么精美的青铜雕塑,竟然挎着一柄装样子的剑,实在令人大跌眼镜。我拍了拍这将军的胳膊,自言自语地讪笑着:“朋友,想不到,你是个……银样鑞枪头?”
雕像高大雄伟,我跟他站在一起的时候,需要稍微抬头,才能看到他脸上极目远眺的表情。他身上的铠甲制做得非常逼真,上面镶嵌着数不清的铜钉,头盔则是标准的武将盔,除了高高的尖顶、护住太阳穴的两翼、身后护颈的垂帘,还有护住额头和鼻子的丁字形护翼。
我的目光缓缓地移动到他的腿上,赫然发现,他穿的高筒战靴,竟然是古代骑兵专用的那种,后跟上带着相当于“马刺”作用的凸起。
“唔,这是个古代骑兵?不过做成手捧座钟的造型真是太搞笑了,简直让人啼笑皆非!”雕像整体泛着冷森森的青光,如果是在阴天或者黑夜里,他给人的感觉肯定有阴森森之感,不是太吉利的东西。
古代把“兵”称为凶器,是死亡和战乱的象征。除了秦始皇的地下陵墓外,轻易没有人会把气势汹汹的武士像摆在住宅里。
我拔不出宝剑,伸手开了表蒙子,摘下那柄莲花钥匙。
这种钥匙非常少见,莲花花瓣磨得铮亮,看来老式座钟上弦的周期会越来越短,对钥匙的磨损非常高。钥匙沉甸甸的,带着莫名的寒意——
我敢打赌,自己又一次听到了水泡声,已经不必可以去描述那种声音了,一股深沉的寒意油然而生,自己后背上蓦的冒出了层层叠叠的鸡皮疙瘩,情不自禁地用力攥紧了钥匙。
声音就在雕像背后,一声连着一声,急促而响亮。
莲花刺痛了我的手心,我惊醒过来,向后退了一步,再次从头到脚打量着这尊雕像。盔、甲、靴、钟、剑历历在目,钟摆仍在摇荡着,从表面上看,他没有任何理由会发出那种声音。并且,这是在二楼,楼下即是客厅,客厅里还有三个大活人,怎么可能有水泡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