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空空荡荡没有任何东西,弄个火把出来毫不现实,也许我只能前面去看看!
“你去那?”郑曲从脚步声中猜出了我的挪动,“看看去,别担心我!”我踏进通道的时候略略顿了一下,“很快就回来!”
我走在隧道之中,那一片绿油油的光亮指引我一路向前,湿润的石块在我脚下咔咔作响,但是这里没有任何的特别!
刚才在上面的时候我稍微目测一下,我所在的那高—岗和胡杨林大概有七八百米的直径,加上外围的八卦位,直径超过了三千米!
上面的天地先天八卦有三千米,那么下面的卦心有多大呢?
这我就不知道了,但是有个理论是这样的:我们在最外围的正西位掉下来,但是掉下来以后我们撞在了西边的石壁上,那就说明这个坡道是斜着向外,只要有个四十五度的斜角,几百米的高度也可以向外再延伸几百米出来:这说明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距离中心最少有两公里,前提是还必须斜度不能再大,若是斜度更大,那么距离还有的加!
那么这条隧道的距离……估计够我走的了!
咿?
没想到这隧道看起来很长,居然一下子就走到了头!
隧道的顶端是一个宽大的石门,门口一对石台,台中内凹,像是一个巨大的灯台——抽烟的好处虽然不多,但是至少我能从身上摸出来火机!
烛光在我的面前亮了起来,我揉揉眼睛,重新来看待这个地方:这应该是一个入口,我面前是一个人工雕琢的石门,门楣上如同图案般有八个大字;两扇门上面刻着许多密密麻麻的文字,看起来应该是经文或者符咒。
墙上有不少的火把,我点燃另一个石台,然后取下火把点燃拿在手中,凑近细看这些门上的东西。
青苔遍布、腐蚀累累,这些字已经看不清楚,当然,就算看得清楚我也不认识,这分明是大篆!
最初人类的文字历史是个很复杂的过程,最初殷商后期出现了甲骨文,也就是现在所谓的象形文字,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文字开始线条化和规范化,也就是逐步开始向现代文字进化。
再后来,秦朝丞相李斯对大篆加以去繁就简,改为小篆,其特点是形体匀逼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就一句话,这些字看起来实在不好认又像动物,所以我认为它是大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