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冉二话不说掏出一面化妆镜,老九拿过去,站在寺庙的方向,对准太阳,一道光闪过来,差点闪瞎我的眼睛:“我勒个去,老九,你想谋财害命啊。”
“上山,去庙里。”老九斩钉截铁地说道:“光会移动,太阳这会儿功夫没有移动,不是庙里本来有的镜子,是有人!”
“擦,真的?”我问道:“什么情况下会用镜子?”
“我看那伙人多半是用了八卦镜。”老九扫了一眼陶冉,轻轻地咳了一声:“总之,听我的。”
层层叠叠的大山里,找几个人就像沙里淘金,我们最终相信了老九的直觉,直接奔向那间小庙,走到山脚下,我们才发现这里原本是有一条登山道的,只是路窄,而且路两边的杂草丛生,将那条小径遮挡得严严实实,看到小径两边有些高一些的灌木丛的枯枝折断了,我和老九击掌相庆,走对了!
一路上蒙洛都没有说话,眼看就要到达寺庙了,蒙洛才说道:“奇怪,这地方是风水宝地,可是庙没有山门。”
“风水宝地,怎么讲?”
“左右环山,后又靠水,砂走水抱全部具备了,寺庙建在这里本来是占据了风水宝地,山门要开,而且要开在生气来临的方向。”蒙洛说道:“这样就不会浪费这地方了。”
寺庙不大,建筑结构单一,这间寺庙让人有种奇怪的感觉,闷得很,寺庙的屋顶上横趴着一条龙,龙口朝着上山的方向,龙口大张,小时候在乡下也看到过这样的房子,屋顶有龙头,但绝没有看到龙口里还有舌头的,这座寺庙的屋顶上横着的这条龙,龙口张开,里头有一条长长的舌头,也不知道是用什么做出来的,效果逼真,感觉它随时会颤动……
“你们看,那条龙是什么?”我摇摇头:“好奇怪的感觉。”
蒙洛摇摇头:“不对,那不是龙!是龙子!螭吻,又名鸱尾,鱼形的龙。相传是大约在南北朝时,由印度摩竭鱼随佛教传入的。它是佛经中,雨神座下之物,能够灭火。故此,螭吻由此变化出来,所以它多安在屋脊两头,作消灾灭火的功效。螭吻属水性,用它作镇邪之物以避火。”
“镇邪?”想到刚才老九说有人用八卦镜,我心里一紧,刚才老九突然收了话是因为陶冉在的原因,秦百川的本行是倒斗,八卦镜是民间用来辟邪最常用的工具,要是有人先一步进了庙里,又动用八卦镜,那只有一个理由,这庙里邪气!
蒙洛掏出罗盘,罗盘指针转动十分激烈,甚至啪啪作响,他的面色一沉:“里头不对劲,你们小心了。”
我立刻将朱砂弹掏出来分给大家,将朱砂枪拿出来放在陶冉手里:“这个你拿着。”
改造完毕的朱砂枪已经取回来了,一共三把,我把自己的给了陶冉,她一声不吭地接过去,率先走到寺庙外面,眼前有一个门洞直通向寺庙里面……
山门意为寺院正面的楼门,寺院的一般称呼。过去的寺院多居山林,故名“山门”。通常寺院为了避开市井尘俗而建于山林之间,因此称山号、设山门。后世造于平地、市井中之寺院,亦泛称山门。一般有三个门,所以又称“三门”。象征“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今之寺院或仅有一门,也可称之为三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