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页

我的面色沉重下去,现在老九讲的一切都令人震惊不已,老九吐出一口长气来:“就在第二天,师父死了,身边还留下了一个血字。”

“不会是你的名字吧?”我问道。

“是一个久字。”老九说道:“这直接指向了我,百口莫辩,根本没有解释的余地,之后的事情就发展到现在的地步了,他们要处置我,死路一条,不跑就没有任何机会了。”

蒙洛轻声说道:“这算是逃亡吧?”

老九叹了一口气:“没错,不敢对上他们的脸,因为我还没有其中的原因,师父为什么要冤枉我。”

我心里一动:“那个血字是你师父的笔迹?”

“我再熟悉不过了,那个血字如果不是师父的笔迹,我们都能认得出来,就是因为是亲笔,才百口莫辩啊。”老九懊恼地一拳打在地板上:“我怎么会杀死自己的师父,三人之中,他对我最好!”

老九闭上眼睛,痛苦不已的样子让我有些同情:“这件事情的确蹊跷,不过,师父拿到了什么有关和氏璧的线索呢?”

“我不知道,这些年,我也搜集了不少和氏璧的信息。”老九说道:“却仍然困在这个局里,老九,我知道的这些东西,你也听说过才对,和氏璧的传世。”

没错,我还是一清二楚的,毕竟是本行:“没错,春秋时期,楚国卞和得玉璞献给楚文王,琢之成璧,称为和氏璧。传说此璧冬暖夏凉,百步之内蚊不敢飞近,为稀世之宝。秦统一六国后,和氏璧几经转手,落入秦始皇之手。秦始皇令玉工将其雕琢为玉玺。该玉玺长、宽、高均为四寸,上面镌刻着李斯所书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秦始皇爱不释手,将它奉为神物。”

“那之后,和氏璧几经沧桑又到了刘邦手中,刘邦把和氏璧作为传国玉玺代代相传,一直传了十二代皇帝。到了西汉末年,两岁的皇子即帝位,藏玉玺于长乐宫。王莽篡政后,派王寻、苏献胁迫孝元皇太后交出玉玺。太后见国破家亡,一怒之下将玉玺取出摔在地上,这个传世国宝当场被崩掉一角,后来又命能工巧匠进行整修,用黄金镶上缺角,于是得名金镶玉玺。”我说道。

第042章 传世玉玺,线索

老九十分欣慰:“没错,和氏璧在秦时成了传世玉玺,成了几代皇帝争夺的对象,在三国的时候,各方争夺,最终落在司马家,最终传入隋,隋末的时候,被萧皇后带走,躲进了漠北,在唐贞观四年的时候,萧后突然从漠北返回中原,将玉玺献给了李世民,至于她为何有此举,历史学家认为是为了自己的将来打算,唐末,天下大乱,传世玉玺又再次流露四方,朱全忠废唐哀帝,夺玉玺,建后梁,后来,李存灭后梁,建后唐,传世玉玺也随着到了后唐。”

我点头:“最终,这块玉玺到了后唐末帝李从珂的手上,后晋石敬瑭攻陷洛阳前,李从珂和后妃在宫里自焚,所有的物件都投入火中,自此,玉玺失踪,再没有了踪迹,我实在想不到,师父找到的线索藏在哪里?”

仔细地将传世玉玺的流传理了一遍,我一点头绪也没有,突然,蒙洛说道:“所以,和氏璧原本是一块玉,后来被制作成了玉玺,流传到后唐末帝手上,最终消失,有可能已经消失在火里了,真是的,这不是死局吗?”

我瞪了他一眼:“我们也想得到,不过……”